現代老年人已經不再簡單地滿足于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追求更高層次的旅游休閑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意愿,特別是對于生活能夠自理、經濟實力較好的老年人,旅游養老意愿更加凸顯;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的出現,一些大城市空氣質量明顯下降,也間接推動了老年人群遠赴生態環境好、資源條件優越的地區進行異地旅游養老。
旅游養老市場進一步擴大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6.1%,如果未來中國的城鎮化以每年0.8~1.0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推進,按照國際經驗,我國很快就會邁入中高級城市型社會,休閑旅游將成為城市型社會的一種重要消費模式。近年來,我國居民人均收入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人們的消費能力在日益提升,為我國旅游養老市場提供了更巨大的空間。

旅游養老產業蓄勢待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在不斷增加。一方面,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使得老年人有了固定的退休金,中國傳統的儲蓄理財觀念又使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擁有一定的積蓄;另一方面,當生命周期進入老年階段,子女在經濟上已經獨立,家庭負擔大為減輕,子女也會在自身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經濟上給予老年人一定的支持。這些因素都促成了老年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相應的旅游支付能力也就越強。
旅游養老形式更加多樣目前,我國養老形式和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形成候鳥式養老模式、立體養生養老模式、住房養老模式、農家式休閑養生養老模式、旅居式養老模式、異地循環養老模式等諸多新模式。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慧旅游與養老產業將會深度融合,旅游養老資源將會在智慧平臺作用下得以重組整合,一些新型的旅游養老組織方式、旅游產品、旅游業態將不斷涌現,旅游養老供給將會更加豐富。

旅游養老受到國家層面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3年9月6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出臺,提出了統籌規劃發展城市養老服務設施,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大力加強養老機構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的優惠扶持政策。國家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等。
2016年11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該意見提到,2016年年底前再新增100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降低養老服務機構準入門檻、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機構;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服務機構不合理前置審批;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等。意見還提到,為推進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圍繞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重點領域,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力度,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不斷釋放潛在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