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轟轟烈烈,成就巨大;玉中有瑕,問題不少”。主要的、存在深層次原因、有全局影響的問題,有三個:
(一)缺乏統一協調,造成無所適從。一是中央部委層面缺少協調,缺少溝通機制,直接造成各地的無所適從。二是有些地方政府與社會層面缺少協調,往往是政府自己在唱“獨角戲”,社會動員度、參與度都不高。尤其是農民群眾動員不足,不少地方都是“政府在苦干,群眾在閑看”。
(二)投入依然不足,影響整體推進。當前,關于美麗鄉村的投入,有幾個特點:第一,投入的財政資金,以省、市、縣三級財政為主,中央財政投入不足,至今沒有一個美麗鄉村財政專項資金。這就出現了“頭小身子大”的現象。第二,各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基本都是地方財政資金自己在玩,其杠桿撬動作用發揮不足,很多社會資金想進入卻不知道怎么進入。一個指標就是就全國來看,成功的、較大的美麗鄉村建設PPP項目很少。
(三)理念存在偏差,導致亂象不斷。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農業部剛開始在全國啟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時,出臺的文件里的“美麗鄉村”四個字是帶括號的。
這個括號是我們特意加的,當時的主要考慮就是想強調“美麗鄉村”這個詞是一個有特定內涵的詞,不是泛指的美麗的鄉村。它的內涵就是我們倡導的美麗鄉村理念。
我們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努力使‘美麗鄉村’的創建理念融入并成為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理念最終成為文化,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可是,時至今日,并不是所有美麗鄉村建設的管理者、建設者、研究者等參與者都能理解“美麗鄉村”的概念實質。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同志存在對美麗鄉村本質概念缺乏深度理解的問題。鄉村建設中的“民本位”或“官本位”、“真生態”或“喊生態”、“講公平”或“假正義”、“尊規律”或“反規律”,是我們值得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對策及建設
一是加大頂層設計力度,建議建立健全相關部委間組織協調機制。2013年年初,農業部開創性地舉起了美麗鄉村的大旗,第一次在全國層面部署開始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當年7月份,財政部開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
后來,其他相關部委也都紛紛跟進,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推進相關工作。當多個部委都在提“美麗鄉村”的時候,就容易讓基層開始困惑:到底哪個部委在主抓美麗鄉村工作。這就亟需在部委層面成立組織協調機構或建立組織協調機制,譬如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甚至可考慮成立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辦公室等。
二是加強財政支持力度,建議在中央層面設立美麗鄉村建設專項。當前,我國的貧困人口還有5575萬,他們絕大多數分散在農村。要實現中央確定的2020年全部脫貧的目標,進一步推進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對美麗鄉村財政支持,就有了更廣泛、更深刻的意義。從中央財政里面設立一個“美麗鄉村建設專項”非常有必要。
三是加快相關培訓力度,建議各級各地強化美麗鄉村研究與引導。理念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培訓和引導來修補。同時,針對美麗鄉村研究存在嚴重缺失的問題,建議動員、支持各研究部門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工作。
最后,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為美麗鄉村夢想的早日實現,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