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旅游小鎮是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的城鎮單位,其自身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與強大的旅游吸引力,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以全域旅游的優勢來發展旅游小鎮,可以是旅游小鎮建設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全面化,徹底發揮旅游小鎮的巨大優勢將城鎮建設的更加優美、宜居。

“五步棋”謀劃旅游小鎮新格局:
一、以旅游為主導
旅游小鎮的關鍵必須以旅游作為主導,將旅游產業成為帶動區域政策、經濟、制度建設的重要基礎,只有充分發揮旅游特色,才能更合理的優化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相關因素,達到以旅游業為統領的旅游小鎮的發展格局。
“旅游+”是全域旅游的手段、工具與方法,是政府做全域旅游的關鍵所在,是把旅游和不同產業業態進行創意整合,形成滿足市場需求的有效供給。所以在開發建設旅游小鎮與景區景點過程中,必須樹立“大旅游”觀念,因地制宜,整合城鎮所有產業業態資源,包括觀光、度假、休閑、體育、會展、培訓、醫療、購物等,構建“旅游+”特色小鎮。
二、造核心吸引力
旅游小鎮的成敗在于是否具有強大的核心吸引力、影響力與傳播性,只有別具特色與奪人眼球的效應,挖掘核心性差異,圍繞旅游小鎮的文化個性,集中力量去塑造與提升、謀劃,才能將旅游小鎮的光彩發揚光大,吸引更多旅游者。
貴州黃果樹度假小鎮,充分以安順多元民族文化為本底,以瀑布文化、飲食文化、蠟染文化和服飾文化為核心,通過文化化、休閑化、景區化、情境化等手法,串聯起安順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做足“夜”的文章,打造文化創意體驗小鎮。同時綠維創景以泛旅游產業為理念,整合“生態、土地、文化、市場、區位”五大資源,打造核心吸引中心、休閑集聚中心、延伸發展中心,構建一個融休閑、度假、體驗、購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民俗度假小鎮,從而實現點與點的功能性串聯以及多元項目的整合配套開發,帶動區域綜合發展,形成1+1>2的“聚變”效應。
三、彰顯個性風貌
旅游小鎮的精品化、個性化,必須挖掘與體現小鎮的各方面個性特征,包括歷史、人文、生活、生產等諸多方面。我們從如下幾個案例中體會旅游小鎮個性特色的掘金點。
1、麗水古堰畫鄉小鎮,將山水、田園、藝術、濕地、人文、城市等旅游資源與城市休閑度假空間整合,形成一個旅游全域化帶動的大景區,真正達到景區對整個城市產業、風貌、品牌、形象的提升。
2、貴州省龍里縣巴士旅游小鎮,以巴士文化為靈魂,用現代藝術和數字科技設計手法少年兒童中青年家庭市場,規劃世界首個創意巴士旅游小鎮——巴士傳奇?不夜城。
3、新疆吐魯番葡萄風情小鎮,以葡萄溝景區為吸引核心,圍繞民俗和葡萄兩條文化主線,將其打造為文化深度體驗地、休閑聚集中心。
4、以禪文化為主題設計的江西省寶峰鎮,將禪與旅游結合,從寺院禪、生活禪、自然禪、休閑禪、田園禪、生態禪六個角度,形成從不同角度體驗禪文化的產品體系的項目開發思路,打造成為具有較強佛教文化特色的休閑古鎮,以及中國最純正的心靈禪修地,并構建獨特而舒適的休閑度假生活方式。

四、構建合理化標準
發展全域旅游的小鎮,不應僅僅依靠旅游景區景點的單獨建設,更應加強與旅游相關的產業結合,構建合理化的標準配套建設,將旅游內核與硬件外觀和諧發展,協同一致建設。
旅游小鎮的標準化建設,除了住宿環境實施星級標準、景區實施A級標準外,交通、娛樂、購物以及公共設施都應該貫徹實施旅游的技術與標準,全方位的建設與發展旅游小鎮,讓處處都成為旅游環境。
五、旅游業態創新
旅游小鎮在業態和功能上,應各種旅游要素齊備、檔次多樣、形勢多元,滿足旅游游客的多樣化消費選擇。新業態是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吸引力是引爆市場的關鍵。全域旅游下的引爆模式,由“景區引爆”轉變為景區引爆、活動引爆、鄉村引爆、小鎮引爆、要素引爆等綜合型多樣化的引爆,其中要素引爆創新尤其重要。在全域旅游新背景下,形成多樣化的大旅游聚集區域和多層級的旅游目的地,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服務與體驗。
綜上所述,旅游小鎮只有在全域旅游的思路為指導,從主導方向到業態創新,從確立核心吸引力到突出特色風采等各個方面塑造好,把握市場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前提,探索適應地方特色的城鎮旅游風采,才會讓旅游小鎮變化成一朵綻放的鮮花,嬌艷怒放、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