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新生力量,目前中國的各類民宿接近十萬家,其中許多都在鄉村。2008年,以莫干山“洋家樂”為代表的民宿新業態迅速崛起,并對傳統的以村民為主開辦的“農家樂”形成了快速迭代,可以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村萬村民宿開”。
民宿的發展,為以鄉村旅游為主導的鄉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過去發展鄉村旅游,由于沒有好的住宿設施,游客很難在鄉村停留太長時間,同時也不會在鄉村留下多少消費,所謂的鄉村旅游基本上是以觀光旅游和低層次的鄉村度假為主,“旺丁不旺財”的情況非常突出。

精品民宿的興起開始改變了這一狀況。民宿可以讓城里游客真正在鄉村住下來,并能夠融入鄉村社區,去深度體驗鄉村的生活。與此同時,在一些地方,鄉村民宿賣出超過城市五星級飯店的價錢還一房難求,這也使得過去破敗的村落正在成為鄉村經濟振興的“香餑餑”。
而一些地方,也借助鄉村民宿的勃興,實現旅游業的創新發展。像浙江麗水的松陽,沒有名山大川,但以鄉村精品民宿建設為突破口,以傳統村落“活態保護”為支撐,建立起田園型旅游目的地的市場形象,在強手環伺的長三角旅游市場中異軍突起;像北京的延慶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要賣點,近年來以建設新型“北方民宿”為方向,推出了一批精品民宿,進而改變了延慶整個縣旅游業發展的格局和路徑,初步實現了延慶旅游業的轉型發展。
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繼2017年一號文件之后,進一步強調了民宿在鄉村旅游中的位置。當然,在鄉村民宿“大干快上”的過程也還存在不少問題,未來,如何引導鄉村民宿業持續健康發展,應該成為鄉村振興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