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要從古鎮說起,一窗一棱里照見陽光洗濯粉塵,也照見歷史走來的細碎痕跡。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古鎮曾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如今卻低調得讓人心疼。要知道,當時和它一起上榜的還有周莊、烏鎮、同里、甪直、西塘等。它,就是潼南的雙江古鎮,距離主城僅有一小時車程。

重慶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鎮之一
提起潼南,大家首先會想起油菜花,雙江古鎮倒顯得不是那么奪目。雙江古鎮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余年。幾百年的歷史,雙江或許不算“老”。重慶的千年古鎮多了,如巫溪寧廠古鎮,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但也正因為雙江古鎮歷史不長,沒有經歷太多的風吹雨打,使得它成為了重慶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鎮之一。
獨具特色的清代名居建筑
雙江之名源于雙江鎮外兩條小溪,溪里長年有水,蜿蜒環繞將小鎮包圍。古鎮青石板鋪就、店鋪相間,樓臺錯落、庭院深深。雖然有的顯得斑駁陳舊,倒也彰顯出古鎮的歲月滄桑。如若遇上一場細雨,這里就更加煙雨朦朧了。青色的石板一塊塊橫在路中,讓雨水洗刷了面容。
這里的建筑非常原生態,古鎮上的房屋很多是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筑,保存完好。此外,雙江古鎮擁有西南地區保存最大、最完好、最精美的清代四合院民居。不用去北京,在這里就能讓你體驗到最為地道的四合院特色。
這里有楊氏民居、楊闇公舊居、四知堂、禹王宮等頗具特色的大型古民居,被專家譽為“難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楊氏民居
楊氏民居是西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仿故宮建筑,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有大小廳堂51間,108扇門。大院呈長方形,山墻多為馬頭形,圍墻起伏呈駝峰形,脊上塑有仙人、走獸、檐下襯枋、懸瓜等。院內有最為精美的鏤空雕刻“雙獅戲繡球”及“雙獅解帶”,院中栽種有上百年的樹木臘梅、葡萄。
這里還有西南地區保存最好的小姐繡花樓,舊時封建禮教很嚴,過去的小姐要裹腳,所以樓梯又窄又短,小姐大門不許出、二門不許邁,只能從后花園直接上轎。
楊闇公舊居
楊闇公烈士陳列館,展有烈士生平業績圖片300余幅,文物150件,資料100件。此外,還復原了私塾、楊氏中堂、臥室等。若是一個人在曲徑通幽的大院里徘徊,在某個轉角,或者推開某扇門的瞬間,還真會有一種一不小心穿越的錯覺呢。
禹王宮
禹王宮始建于清朝初年,至今保存完好,是重慶市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戲樓之一。彼時一直是作為演出場館作用,電視連續劇《凌湯元》還在這里拍過戲。
名揚天下的雙江美食
雙江古鎮素有“美食雙江”之譽,其獨特風味讓雙江美食名揚天下。雙江古鎮的白穌魚、頭刀菜、童子鯉魚、陳涼粉都非常有名,值得一試。
白穌魚:由雙江名廚所創制,早在清末年間就已著稱巴蜀。這道菜讓魚的全身骨刺均酥化,而魚肉卻保持鮮嫩,且愈嚼愈香,香味綿長。它原汁原味,可骨肉并食,怕刺的孩子也可以隨便吃!
太安魚:一大碗紅彤彤的濃湯看上去辣味十足,聞起來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湯里浮著的魚塊竟然做得跟豆腐一樣嫩嫩的,輕輕用筷子一夾就碎。嘗一口,魚肉爽滑,湯汁濃郁。
頭刀菜:聽起來像素食,其實不是。制作時配之以花椒、胡椒、陳年泡姜、陳年泡海椒等,再進行熱油爆炒。營養非常豐富,味道鮮嫩獨特。
童子鯉魚:選用一斤左右的未產籽的水田鯉魚,用自制的陳年泡菜等佐料軟燒而成。其成菜色味俱全,魚香繞梁,魚肉外酥內嫩,外紅內白,綿軟上口,香味繞舌。
陳涼粉:陳涼粉已有100多年的制作歷史,涼粉切成絲條后,似是無風自顫,十分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