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構(gòu)成部分,雖然我們說佛教是外來的,但經(jīng)過兩千多年與中國本土文化的交融,已經(jīng)完全本土化,并滲透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佛教文化的發(fā)展,在今天達到有史以來另一個高峰時期。
近代以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某些方面出現(xiàn)了斷層。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是由儒、佛、道三教構(gòu)成的。那么在這個三教中間,儒家是首當其沖的受到了社會的批判,我們知道100年前的新文化運動,最主要的一個矛頭就是針對儒家,打倒孔家店,所以盡管我們今天對于儒教又重新思考,重新對它評價,但在整個社會中,對它100年來所形成的誤解和成見,很難一下子就消除。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儒家也沒有一個實質(zhì)性的載體,都是一些各方面研究、游蕩的學子而已。

那么道,“道”在某些方面,我們現(xiàn)在的力量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在三教里面,當前來講,佛教應該是最具有影響力的。所以它成為承擔起傳承和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它有載體,有大量的住持僧,出家人,也有大量的寺廟,有實體的載體。又有相當廣大的信眾,在各個方面給予佛教文化以支持,也有很強大的經(jīng)濟方面的力量。而佛教跟中國文化融合在一起,實際上又把中國文化的儒、道兩家精華的東西也都吸收在佛教的文化里面。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儒、釋、道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相互吸收對方的優(yōu)秀部分,來充實和發(fā)展自己,所以佛教已經(jīng)不是一個單純的所謂的佛教,它跟整個中國文化結(jié)合在一起的這么一種文化載體。我們今天也不能簡單的把佛教看作一種單純的信仰,或者單純的宗教信仰。近百年來我們對宗教有很多的誤解,因為我們拿西方基督教的模式,作為宗教模式的樣式來判斷一切宗教現(xiàn)象。其實基督教這種文化只是宗教文化的一種樣式,它不能夠代表所有的宗教文化的樣式。那么佛教就是一種具有人文精神的一種宗教,它跟西方基督宗教這種神文精神的宗教文化現(xiàn)象是不同的。
在近代,康有為提出要以孔教為國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無法實現(xiàn)的。在一個打倒孔家店這樣的氛圍當中,他的提倡怎么可能得到一個社會的共識呢?無獨有偶,當時的另外一位大學者,國學大師章太炎提倡要以佛教為國教。當然由于我們拿西方基督宗教的模式,作為宗教的標準,那么他的說法也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同。但他指出,佛教是一種無神的宗教。這個揭示了佛教最根本的本質(zhì)。因為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當年創(chuàng)立佛教是在一個有神信仰的文化環(huán)境中創(chuàng)立的。印度的婆羅門教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認為世界是由神創(chuàng)造的,命運是由神決定的;而釋迦牟尼針鋒相對,他所提出來的主張,認為天地萬物、宇宙不是神創(chuàng)造的,是因緣聚會的產(chǎn)物,是一種自己生成、緣起的理論,根本否定了造物主創(chuàng)造世界這樣的觀念。

釋迦牟尼還提出,人的命運也不是由神來決定,而是由你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決定,所謂因果業(yè)報。你造什么樣的業(yè),就種下了什么因,因此你就必然要受什么樣的報,受什么樣的果,所以佛教根本的理論,世界是自然緣起的;命運是因果業(yè)報的,是自作自受,不是神來決定的,所以他強調(diào)我們?nèi)艘课覀冏约旱闹腔廴フJ識宇宙,認識人生,然后來超越生死所給我們生命帶來的種種苦難。所以佛教是一個自我解脫的宗教,它是人文的精神文化,宗教并不只有神文的宗教,也有人文的宗教。
對于我們?nèi)寮业?ldquo;成圣”,靠自己德行的提升;道家的“成仙”,靠自己保真的修行;佛教的擺脫苦難,靠自己的智慧解脫,這是整個中國文化的特征。最近一段時間,習主席反復強調(diào),我們要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佛教可以起到非常非常重要的載體作用,所以我們通過舉行這樣一個活動,來公薦最具影響力的中華寺院,把我們寺院的文化的特征能夠展示、展現(xiàn)出來。我們要評選建筑中最有影響力的,最美的,中國的建筑世界上可以說是最具特色的,因為它強調(diào)的建筑要有一個和諧的美;我們評選修禪最具影響力的寺院;評選做公益最有影響力的寺院;評選在弘法利生方面最具影響的寺院……這些方面,就把佛教文化的內(nèi)涵充分地顯示出來。
我們把宗教場所,佛教寺院變成旅游景點,這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因為變成旅游景點了,就把它的文化功能給淹沒了,如果這樣的話,我想,將來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遺憾,也是很大的缺失。佛教要傳承、弘揚我們的文化,來作為它主要的社會功能和責任,所以我想,通過這樣的評選,能夠把我們寺院的這種文化內(nèi)涵,文化功能,充分顯示出來,我想這次活動將來會具有深遠意義的。
人間佛教的理念,現(xiàn)在基本上是兩岸四地佛教文化的一個共識,那么所謂的人間佛教就要為我們落實佛教為社會服務這樣的功能。而佛教為社會服務的功能,我想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文化的傳播。所以通過這個活動,希望不斷讓人們來學習我們這些有影響力的寺院。
全國寺院已經(jīng)是相當?shù)亩啵瑩?jù)說有幾十萬的佛教寺院。那么我們?nèi)绻軌蛲ㄟ^這個活動,把我們的寺院都能夠引上一條“正心、正信、正修”的道路。因為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nèi)狈?ldquo;正心、正信、正修”這樣的風氣和環(huán)境,所以我提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希望我們的住持師父們,使寺院能夠以正知、正見影響我們的信眾,走上一條正信、正修的道路,真正能夠起到凈化我們的心靈,凈化我們社會,實現(xiàn)佛教這樣一個根本的文化功能。(文/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