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民居、老房子就一定要拆?在洛陽市嵩縣車村鎮,一批曾經被人們遺棄的老房子,車村鎮黨委書記方英偉卻沒有選擇拆掉復墾,而是將這青山綠水掩映的老房子,改造成獨具中國傳統鄉村建筑文化的特色民宿,讓游客享受到居住在老房子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之余,也為當地的貧困村民找到了一條精準扶貧之路。
散落深山的老房子怎么辦?
鄭州一月末大雪的痕跡現在早已難覓,但在豫西洛陽嵩縣車村鎮的山村里,皚皚白雪依然覆蓋著山頭。依山臨水而建、青瓦白墻的老民居,在山澗之間顯得特別幽靜。
洛陽嵩縣車村鎮黨委書記方英偉說,盡管車村只是嵩縣南部的一個小鎮,但它卻是個風景秀麗、宜居的地方。知名5A景區白云山、4A景區木扎嶺等都在車村鎮,這里擁有9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和豐富的負氧離子。
散落在山澗中的老房子,房后是青山,房前是綠水,土墻下老瓦房,對很多都市人來說,它特別符合大家對于住的理想:藍天白云、雞鳴狗吠、敞闊院落。“我們這里的民居是夯土成墻,是非常有地域特色的低梁高立柱、內部分成上下兩層的民居。”方英偉介紹,出現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與當地氣候條件相適應。嵩縣夏季降水量在800到1000毫米,將糧食放在二層可以防潮,也有隔熱的效果,人住在下面夏天涼快,冬天取暖效果好。但是這些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傳統民居,卻漸漸閑置。
“嵩縣多山區,村民們為了老人就醫、子女教育方便,漸漸都搬出了大山。”方英偉說,再加上最近幾年黨的扶貧搬遷政策好,幫扶力度不斷加大,很多原本住在山澗中的居民都搬遷到了城鎮。

舊民居成新民宿 老房子煥發新生命
搬遷之后,這些老房子該怎么辦,怎樣才能增加群眾的收入,是方英偉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按照以往改造空心村的思路,這些老房子應該被拆除或是復墾,但方英偉卻一直感覺,這些承載著中國傳統鄉村建筑文化的老房子,就這樣拆除太可惜了。
而車村鎮的白云山、木扎嶺作為避暑勝地,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來游玩和避暑。方英偉一直在琢磨,嵩縣縣委縣政府也一直提倡車村鎮大力發展旅游,如果這些老房子能與當地旅游資源相結合,做成特色民宿,應該比簡單的拆除復墾更有價值。
正在這時,方英偉遇到了河南省三石云合實業有限公司的黃磊。為了尋求特色民宿資源,黃磊花了半年多時間,沿著太行山脈一個個旅游景區尋找,一直走到嵩縣車村鎮,他覺得他找到了。
“和黃磊進行了深入溝通后,我感覺,這些老房子確實可以融入旅游經濟。”方英偉說,將老房子升級為新民宿,讓來白云山、木扎嶺等旅游的游客,在飽覽自然風光的同時,在住宿的時候也能深度體驗當地的建筑文化。

精準扶貧借力特色民宿開發
方英偉考慮的不只是老房子的歸宿,在他看來,做特色民居民宿,對并不富裕的車村鎮的很多村民來說,也能帶來脫貧的希望。同時,車村鎮有一定的旅游基礎,村民對參與旅游產業的熱情應該非常高。
他將民居升級民宿的思路與村民溝通后,不少村民愿意將自己閑置的老房子以及周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運營民宿項目。
不過,方英偉看到的民宿經濟不只是村民的一點兒土地流轉收入,房前屋后的花園菜地、房屋打掃與服務等,也需要眾多的家政服務人員,這意味著,周邊居民都可以參與就業。
而修復這些老房子,當地的老手工藝人,諸如,石匠、瓦匠、土匠也可以參與其中,讓他們的手藝重新創造價值。
方英偉也期望,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也會因為民宿項目的落地而找到更多的銷售途徑,增加村民的收入。
通過這些方式,他希望“老宅新生”可以成為當地精準扶貧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