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寺是一座唐代創建的寺廟,是我國現存寺廟中歷史最久的一處古代建筑物。南禪寺位于五臺縣城西南22公里處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距東冶鎮7里。跨進李家莊,順著一條黃土坡路爬上一個土崖,便可看到雄踞在這里的南禪寺了。南禪寺外觀典雅,風度古樸、穩重、莊嚴,一望而知,這里千年風韻猶存。
南禪寺的確切建筑年代已無法考證,據有關史料記載,這處寺廟重建于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年),比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還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南禪寺是一所長方形院落,規模并不大。整個寺院給人以小巧玲瓏的感覺。3間正殿,建在方整的臺基上。寺院小,配殿低矮,這就襯托了正殿的雄健。
南禪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長60米,東西寬51米多,寺內現存殿宇6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5座殿宇都是明、清時所建。
南禪寺主殿--大佛殿,外觀氣勢雄偉,輪廓秀麗,形體俊美、古樸。殿內有17尊唐塑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居中端坐,高大端莊。文殊、普賢菩薩分列兩旁,其余仰望童子、撩蠻、佛霖等15尊塑像滿布佛壇。全部塑像軀體豐滿,夸張適度,面目豐潤,神態自若,服飾簡潔,衣紋流暢,簡練而準確,色調也甚為明快。塑像大多有蓮花座,唯撩蠻、佛霖、仰望童子是赤足踩地,活潑可愛,獨具一格。名尊像塑造精美,手法純熟,是我國唐代中的精品。寺內有我國唐代磚雕、石塔和石獅,這些都是先祖遺留給后世的藝術品。

南禪寺的建筑結構,具有我國唐代建筑的顯著特點。主殿內,梁駕由立柱支撐,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看去,許多曲折形斗拱層層迭駕,層層伸出,出檐深遠高大,氣勢磅礴。大殿內,沒有立柱,梁架結構簡練,舉折平緩,是明顯的唐代建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