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縣文峰鎮位于渝巫路主干線上,是該縣第一大鎮,全鎮幅員面積486.46平方公里,總人口40712人,是重慶市35個市級特色小城鎮之一。
作為完善城鎮體系、促進產業發展和創新創業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鎮建設已成為重慶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的載體和平臺。而定位鮮明、辨識度高,擁有獨樹一幟的特色,正是特色小鎮的生命力所在。
那么,文峰的特色究竟在哪里呢?
“特”在區位
將打造紅池壩游客集散地
文峰鎮地處渝巫路S102主干線上,鎮政府所在地距巫溪縣城46公里。在奉溪高速公路通車前,文峰鎮是巫溪縣去重慶、萬州等地出境車輛的必經之地,也是過往司機歇腳之處,場鎮熙熙攘攘,行人絡繹不絕。
文峰鎮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巫溪縣著名的紅池壩景區便位于文峰鎮境內。該鎮不但是開縣雪寶山、云陽龍缸、巫山小三峽、奉節天坑地縫等知名旅游景區的交通軸心,也是巫開高速和古路互通至紅池壩快速道路建成后的必經之地。而隨著紅池壩通用機場完成預選址,及鄭萬高鐵巫溪支線、巫開高速納入全市交通建設“行動計劃”前期項目,紅池壩景區的可進入性將得到改善,文峰鎮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依托紅池壩景區這個旅游龍頭,我們將把場鎮打造成紅池壩旅游的游客集散地。”文峰鎮黨委書記詹亞軍表示,屆時,文峰鎮將成為為旅游者提供中轉集散作用的城鎮,通過對旅游景區的輻射來帶動鎮域經濟發展。
“特”在產業
依托紅池壩發展全域旅游
詹亞軍介紹,文峰鎮將依托紅池壩景區旅游龍頭,打造“一圈兩帶”發展全域旅游。
所謂“一圈”,即面積為4.5平方公里的場鎮;“兩帶”即鄉村旅游示范帶和紅色旅游帶。詹亞軍介紹,文峰鎮北臨紅池壩,在這個區域將依托紅池壩景區重點發展以農家樂和農業為主的田園綜合體,來打造鄉村旅游帶。同時,文峰鎮南鄰奉節縣平安鄉、竹園鎮,南邊的鞍子山是下川東游擊縱隊彭詠梧烈士的陣亡所在地,因此,該鎮將在南邊打造以紅色旅游為主的特色旅游帶。從而實現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相結合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
據了解,該鎮目前已投入2400余萬元完成鄉村旅游示范帶規劃編制,長沙溪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啟動了三寶、銀峰、長沙3個接待中心及鄉村旅游導視系統建設;開辟了三寶-銀峰-長沙休閑營暨鄉村旅游示范帶、思源春申度假村、松濤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特色旅游線路,新增星級特色農家樂11家,全鎮鄉村旅游接待戶達到215戶,日接待能力達8000人次,年綜合收入7550萬元,實現旅游產品銷售收入1.5億元,獲得“重慶市最美避暑小鎮”稱號。
“特”在人居
5年建成宜居宜業宜游小城鎮
一個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小鎮,一定不乏市井里弄的韻味,又蘊涵豐富的文化內涵。詹亞軍表示,文峰鎮的場鎮建設也將植根文化,著眼民生,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人居小鎮。
對于已經成型的老場鎮,將通過實施改造升級來打造特色。“過去如‘蜘蛛網’一般的弱電管線將在今年內全部入地,人行道路、照明系統也將全面改造升級。”詹亞軍介紹,此外,對于老街新城街將圍繞“春申文化”主題,全面完成街景再造項目。將通過立體綠化和庭院綠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打造小品、栽種藤蔓植物來“扮靚”街道。而對于已經成型的商業,將通過統一店招店牌等方式來實現一街一景,打造市級美食文化商圈。
而對于新區,則將通過招商引資來實現高起點、高規格打造。目前,該鎮已啟動楚韻廣場、詠梧廣場片區開發,優化木王坪、楊柳樹、南天門黑草壩4個旅游地產策劃方案。到2022年,文峰鎮將形成常住人口3萬人、流動人口1萬余人的中心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