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小鎮建設作為中國推進城鎮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亟需實現產業資源整合和優化,集聚產業要素為實體企業服務,真正成為中國新經濟發展的一種創新業態和發展模式!”近期,新經濟專家、波特公司創始人陳宗建在對廣東、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市的特色小鎮項目建設進行了近一個月的系統深度考察后如是評價。
陳宗建認為,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多年中,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都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中國一線特大城市。盡管這種中國特大城市的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同時也造成了中國城鎮化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中國廣大農村的發展帶來了諸如土地丟荒資源浪費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陳宗建認為,中國城鎮化的建設與發展今天正努力改變這種局面,一大批以重點省會城市為聚群的城鎮化進程正在有序鋪開。其中,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正與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正在緊密結合起來,并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中國振興農村戰略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成為中國城鎮化未來發展的一條有效路徑。
而對于中國目前如火如荼的中國特色小鎮尤其是田園式綜合體的特色小鎮的建設,陳宗建更是從新經濟專家的角度進行把脈,分析目前中國特色小鎮建設中所存在的一些誤區和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具體有益的建議。據介紹,波特公司還與近十個田園式特色小鎮達成了并購及升級意向,進而實現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對接美國資本市場。這是波特公司在新經濟發展布局的一大成果。
“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盲目性誤區
陳宗建認為,目前,中國特色小鎮尤其是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存在很多的盲目性和跟風性,存在很多亟待更正的誤區。
首先,對于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承包的認識上有很大的誤區。陳宗建認為,現在很多投資人認為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如同農村房地產時代的來臨,認為在農村土地的開發建設是一個黃金時代。因此,社會許多投資資源蜂擁而上,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其次,特色小鎮的投資主體和人群缺乏理性和專業性。陳宗建分析說,現在投資特色小鎮的社會投資人各種各樣,有過去投資房地產轉型的、有從事商業貿易的、有農村洗腳上田的等各種投資群體,他們投資開發建設中國特色小鎮,存在了極大地盲目性,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專業性的指導。
第三,特色小鎮建設的策劃和規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陳宗建分析說,中國特色小鎮尤其是田園式特色小鎮建設周期長,均屬于基礎設施的長遠投資,建設的最初期間內需要對投資資金要求較高,這樣就造成了相當特色小鎮項目后續投資乏力的局面,這些均是因為對特色小鎮缺乏規劃或盲目建設所致。
第四,特色小鎮產業發展和創收盈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陳宗建認為,有很多項目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清楚究竟做什么來賺錢,沒有確定短期、中期、長期以及永久性賺錢的方式,沒有確定投資項目的盈利模式,以至于巨大投入與低微產出之間造成了巨大收支不平衡,最終導致項目沒有好的資產、也沒有好的現金流,陷于進退兩難境地。
第五,特色小鎮對接資本市場具有很大的盲從性。陳宗建認為,現實中很多投資建設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的投資人認為,只要項目經過包裝就可以上市融資,但是實際上田園綜合體卻沒有好的資產,也沒有好的現金流,很難對接資本市場。
第六,對于爭取政府項目補貼的盲目樂觀。陳宗建認為,有相當多的特色小鎮在爭取政府的項目補貼時過分盲目樂觀,但這種政策性的杯水車薪的補貼遠遠滿足不了項目的長期投資。同時,特色小鎮建設也經常變成了房地產開發模式,這種模式也是一種盲目性。
第七,特色小鎮的購買力是一個誤區。一般來講,田園綜合體的特色小鎮是一種相對高端的消費,針對的人群是高端消費人群,而不是像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費人群。它的消費人群不是大眾消費,而是一種高端消費。
第八,政府官員在進行引導特色小鎮建設中也欠缺科學合理的規劃性,只要中央一個特色小鎮政策,大家就是盲目性的蜂擁而上。這主要表現為政府盲目地在城市化景觀上進行重復投資,同時也表現為盲目引導投資人,使投資人誤認為特色小鎮是一片投資的藍海。
“特色小鎮”應集聚產業要素為實體企業服務
針對目前特色小鎮所存在的各種誤區,陳宗建表示,對于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處于相對理性的狀態,應該理性的策劃思考,要認真地解讀好政策,要認真地根據區域環境布局進行調查,要根據特定的消費人群和獨特的產業性、民俗性、文化性、交通以及綜合配套進行全面解讀和論證,然后進行理性投資。
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有哪些創新思維和創新模式?陳宗建認為,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理性投資,系統分析,綜合考慮,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創新探索。
首先,開發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特色小鎮應該創新思維,即從有限的物理空間上升到無限服務的互聯網空間。這種無限服務的互聯網空間的基本路徑就是要以省會或者地級市的城市聚群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文化古跡等元素進行特色小鎮建設的升級。
第二,一定依托人和產業服務為根本的創新,構建平臺,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以人為本,就是要以粵商、川商等各地地方這些有實力的企業家群體,為他們提供養身、休閑度假、會議會務等這種集聚的公共平臺,扶持實體企業為根本,扶持一產二產為根本,為企業和企業家服務,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因為他們的消費能力始終要強一點。
第三,要構建以企業生產產品為核心的區域性的線上線下電子互聯網商務平臺,進行產品展示、期貨貿易、大宗商品訂單等,從而實現更大的生產價值,產業價值和流通價值。
第四,通過企業和企業家的集聚,并提供企業的上市金融服務和企業家的培訓教育服務,實現特色小鎮的附加價值。這樣的特色小鎮就形成了以當地的地域人文和產業基礎為根本,并提供企業和企業家的現代創新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陳宗建認為,眼下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鎮建設,并不會憑空而來,它必須立足于地域化的風土人情,或者是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集聚。如此,中國特色小鎮的建設才能真正成為新經濟發展的創新模式,繼而推進中國未來城鎮化的現代發展。
近期,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鎮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意見》表示,要嚴防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傾向,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意見》認為,各地區要準確理解特色小鎮內涵特質,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