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農耕工具、精美的農田壁畫、栩栩如生的勞動者塑像……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紹興老底子的農村生活。狗年春節,位于越城區斗門街道荷湖村的農耕文化陳列室重新對外開放展覽。已吸引了上千人前來參觀,讓人重拾鄉土記憶里的農耕文化。

荷湖是魯迅筆下一處典型的紹興水鄉,全村以傅姓始祖傳承的農耕文化為代表,集聚了一代又一代荷湖人的勤勞智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農耕文化。荷湖村黨支部書記傅國彪告訴記者,去年,荷湖村被評為浙江省首批3A級景區村莊。占地近千平方米的荷湖村鄉土文化博物館是景區村莊的亮點,村里對其中的農耕文化陳列室進行了翻新改造。

“你看,博物館內陳列的水車、犁、耙等傳統農具和農家生活用品,都是村民曾經使用過,現在又用不上,而許多年輕人卻不知道這些傳統農具為何物了。為了不讓農耕文化‘斷代’,我們花了5年時間向村民征集舊物,將收集的1400多件具有收藏價值的鄉土舊物集中展示。”傅國彪告訴記者,如今館內設置有精耕細作、農具展區、佃漁并勤、耕讀傳家、傳統造作等八個三維實景農耕場景展區,有物有人,惟妙惟肖地呈現當年勞作的場景。走到每一個展區,廣播就會自動播放解說內容。
“榨酒機、紡織機、石磨......這里是荷湖村發展的剪影,勾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來自上海的朱女士說,她趁著回家過年,帶著9歲的兒子來這兒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