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咸寧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咸寧標準”建設推進綠色崛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強調要加快構建新型標準體系,擴大標準有效供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到2020年,標準化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本建立適應咸寧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標準體系,全市一、二、三產業標準框架基本建立;標準化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的標準化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咸寧標準”的區域影響力、競爭力和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大幅提升,成為質量強市的重要支撐。

據介紹,《實施意見》從提升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明以及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標準水平等5個方面,布置了加強現代農業生產標準體系、推進“美麗鄉村”標準體系和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等26項具體任務,并確定了相關責任單位。以推進“美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為例,圍繞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和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全面推進“美麗鄉村”、荊楚最美村鎮建設。參照《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構建咸寧市“美麗鄉村”標準化體系,在村莊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起草發布一批地方標準,新增國家級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5個、荊楚最美村鎮5個,建成美麗宜居示范村300個。責任單位為市委農辦、市財政局和市住建委。構建“綠色咸寧”標準體系。圍繞開展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市,打造中國中部“綠心”,依法研制一批支撐咸寧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咸寧地方特色的關鍵標準,構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企業標準相互配套的具有咸寧特色的生態文明標準體系。
在加強現代農業生產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實施意見》提出要圍繞農產品千億工程和創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重點制定茶葉、油茶、楠竹、水產等產業標準體系,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打造農產品品牌,新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商標)20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100個。配套發布農業市級地方標準,主導制(修)訂省級地方標準超過20項。

為保障各項任務的落實,咸寧市政府配套印發了《咸寧市標準化項目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首次全面建立標準化工作激勵機制,優秀標準化項目最高可獲20萬元的獎勵。比如:對經批準成立國際標準化組織(IEC、ISO、ITU)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或國家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單位,獎勵20萬元;對經批準成立國家專業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或湖北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單位,獎勵10萬元;對經批準成立國家專業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下屬工作組或湖北省專業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的單位,獎勵5萬元。
《辦法》還對研制先進標準制定了獎勵措施,如對提出國際標準研制項目,并被證明確定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勵20萬元;對提出國家標準研制項目,并被證明確定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勵10萬元;對提出行業標準研制項目和省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并被證明確定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勵5萬元;對提出市級地方標準或技術規范研制項目,并被證明確定為標準主要起草單位的,獎勵兩萬元;對提出團體標準研制項目的行業協會(學會),獎勵5萬元。(文/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