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寺院文化︱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3-07 09:30:25
核心提示:  佛教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起源于印度,在中國十分的盛行,拜佛人數量龐大。弘揚佛法就有四大名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
  佛教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起源于印度,在中國十分的盛行,拜佛人數量龐大。弘揚佛法就有四大名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在歷史長河中,中國的得道高僧也蠻多的。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東晉高僧,陳留人,善草隸,好畜馬。魏晉時代,玄學流行,名士清談,蔚然成風,支遁精通老莊之說,佛學造詣也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年曾著《圣不辯之論》,《道行旨歸》,《學道戒》等論書,在《即色游玄論》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創立了般若學即色義,成為當時般若學“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之盾愛馬圖。

  2.取經第一,佛教革新——法顯

  法顯(334年—420年),俗姓龔,平陽武陽(今長治市襄垣縣)人,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六十多歲的高齡,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結伴,從長安出發西行。至張掖,又遇見智嚴、慧簡、僧紹、寶云、僧景,共進至敦煌。敦煌太守李浩,供給法顯等五人渡流沙河,經鄯善,至烏耆國。與法顯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賓,法顯與其他三人則渡過蔥嶺,到達北天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QQ截圖20180307102335

  3.譯經大師,三論之祖——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344-413),一譯“鳩摩羅什(耆)婆”,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世代為相,倜儻不群,馳名遐邇。鳩摩羅什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并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并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

  東晉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呂光取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甘肅涼州,鳩摩羅什在甘肅涼州待一十七年弘揚佛法,學習漢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長安,至十一年(409)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總計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其中“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為三論宗主要依據;《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為天臺宗主要依據;《阿彌陀經》為凈土宗所依“三經”之一。

  鳩摩羅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稱“什門四圣”。

  4.一世祖師,傳奇人物——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是南北朝禪僧,略稱達摩或達磨,據《續高僧傳》記述,南天竺人,屬婆羅門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禪定者所推崇。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教。當時對他所傳的禪法褒貶不一,約當魏末入寂于洛濱。據《景德傳燈錄》著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包括《心經頌》、《破相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6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曇林等。

  5.智者大師,天臺創始——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歷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歷8月3日),中國佛教天臺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監利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臺大師。

  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緒出家。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于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臺宗教觀之基礎。

QQ截圖20180307102405

  6.飲譽華夏,西游美名——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其先潁川人,俗家姓名“陳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游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游記》即以其取經事跡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7.名揚海外,禪宗六祖——惠能

  惠能,中國禪宗的創始人。據《新興縣志》記載,惠能(638—713年),俗姓盧,唐代新州(今新興縣)夏盧村人。祖籍河北范陽(今河北省定興縣),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貶官流放至新州為民,寓于新州南14公里夏盧村,后與朗村女子李氏結婚。唐貞觀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誕生,開元元年(713年)陰歷八月初三日,圓寂于新興國恩寺,世壽七十六歲。六祖圓寂的國恩寺成了禪宗頓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國禪宗發源地”與“嶺南第一禪宗圣域”之稱,名揚海內外。六祖與孔子、老子被稱為“東方三大圣人”,歐洲則將他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們的塑像被陳列于英國大不列顛圖書館廣場,供世人瞻仰。他完成佛教的中國化、世俗化、平民化,使禪宗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了唐宋以來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藝術。惠能的禪宗思想核心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倡導的修心養性,與人為善,忠孝忍讓倫理道德,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仍有積極意義。

  8.丈量地球,密宗領袖——一行

  一行(683年~727年),佛法名號。中國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釋學家,本名張遂,一說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一說魏州昌樂人(今河南省南樂縣)。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縣,玄宗開元十五年卒于長安華嚴寺。

  張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國公張公謹。其父張擅為武功縣令。張氏家族在武則天時代已經衰微。張遂自幼關中,刻苦學習歷象和陰陽五行之學。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于長安。為避開武則天侄的糾纏,剃度為僧,取名一行。先后在嵩山、天臺山、當陽山學習釋教經典和天文數學。曾翻譯過多種印度佛經,后成為佛教一派——密宗的領袖。

  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絕。直到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攜其叔去荊州接,他才沿商於古道唐朝山南漕運丹水線經商州(商州銅佛龕),回到長安。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據李淳風的《麟德歷》幾次預報日食不準,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歷。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編制《大衍歷》,他在制造天文儀器、觀測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測量方面也頗多貢獻。

QQ截圖20180307102535

  9.僧界狂人,草書之圣——懷素

  懷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書法家,字藏真,俗姓錢,幼年好佛,出家為僧,僧名懷素,長沙人(另一說零陵人)。精勤學書,以善狂草出名,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懷素代表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等。

  10.和尚軍師,袈裟謀臣——姚廣孝

  姚廣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出自顯赫的吳興姚氏。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號逃虛子。蘇州人。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詩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時代起的謀士、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通儒﹑道﹑佛諸家之學,善詩文。始終未曾放棄成就大業的抱負,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開國功臣劉秉忠,欲成開國建業之功。謀劃“靖難之役”幫朱棣從侄子手中奪得大明江山。朱棣即位,復姓,賜名廣孝,授太子少師。廣孝一直不蓄發,不娶妻,為出家之人,八十五歲病故,葬于北京房山崇各莊,現有墓塔留存。有“政治和尚”,“黑衣宰相”之稱。為“北郭十友”之一。
 

本文標題: 寺院文化︱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quote/show-2332.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1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孝昌县| 德保县| 安多县| 冀州市| 阿荣旗| 井陉县| 古浪县| 新化县| 沂源县| 大宁县| 图片| 凌云县| 阳城县| 田林县| 岫岩| 交口县| 江山市| 沛县| 新沂市| 区。| 施甸县| 乌兰县| 冷水江市| 浠水县| 逊克县| 勃利县| 武宣县| 巨鹿县| 简阳市| 分宜县| 子洲县| 维西| 威海市| 都江堰市| 宁安市| 嵊州市| 文成县| 北宁市| 金平|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