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自古文風盛行,南宋時盛行文人畫與山水詩,隨著朝廷的南遷臨安(今杭州),大批官吏富商擁至蘇杭,造園盛極一時。明、清兩代以科舉取士,這個地區上京做官的為數不少,這批文人告老返鄉,購置田地,建造園林。尤其是清代后期,北方戰亂,官僚商賈紛紛南逃,在江浙一帶購地造園,偷安一方。這批文人懂書畫,好風雅,精心經營自己的宅邸,參與自己的園林設計,使這個時期在造園的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一個高峰。

私家園林,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南方私家園林也是古代園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南方私家園林產生的條件南方私家園林集中在今天的江蘇、浙江一帶,尤其是蘇州、揚州、杭州這幾座城市為數最多。這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因為這些地區具有建造園林的自然、經濟和人文等諸方面的條件。
建自然山水園,要有山有水有植物。江南一帶,江流縱橫,河網密布,水源豐富。園林堆山,除土以外,不可缺石,江浙地區多產石料,南京、宜興、昆山、杭州、湖州有黃石,而蘇州自唐代以來就出湖石。湖石顏色有深淺變化,形態玲瓏剔透,歷來為堆山之上品。江浙地屬溫帶,冬季無嚴寒,空氣濕度大,適宜生長常青樹木,植物花卉品種多,這些都給造園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造園與建宮殿、寺廟一樣,需要有經濟條件。江浙自古以來是魚米之鄉,手工業發達,蘇杭自兩漢以來就以盛產絲綢而聞名。隨著商業的發展,城市繁榮,揚州在唐代就已經是重要的對外商埠了。經濟的發達給造園提供了物質條件。但是園林又不僅是物質建設,而且還是一種文化的建設,需要有人文的條件。
南方私家園林的特點,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都屬自然山水園,以模仿自然,得自然山水之真趣為上品,但它們又各有自己的特點。從園林的內容上看,皇家園林兼有朝政、生活、游樂的多種功能;而私家園林則有待客、讀書、游樂的要求。
從規模上看,皇家園林占地大,有幾千畝之廣,多選擇在京城之郊;而私家園林附設在住宅之旁,占地不大,多者幾十畝,小者僅幾畝之地。從園林風格上看,皇家園林追求宏偉的大氣魄,建筑金碧輝煌,顏色五彩繽紛,講求園林的整體構圖;而私家園林則追求平和、寧靜的氣氛,建筑不求華麗,色彩講究清淡雅致,力求創造一種與喧囂的城市隔絕的世外桃源境界。

私家園林的造園手法私家園林多設在宅邸之旁,除住宅外,它有待客、讀書、游樂的多種要求。在功能上,住宅要隱蔽,讀書處要安靜,待客廳堂要方便,而游樂部分要有自然山水的趣味。
首先在布局上,采取曲折多變的手法,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豐富的景觀。這種手法表現在道路的設置上,多用曲折多彎的形式而切忌用徑直的大道。沿著彎曲的道路,巧妙地安設風景點,讓游人一路走來,可以見到不同的景致,在有限的空間里,延長觀賞的路線。表現在景點的形象設計上切忌雷同而盡量采用多種不同的式樣。

廊子在春、冬季多雨,夏日炎熱的南方園林中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但廊子很少用直線形式,而是沿墻而建,有時緊貼墻身,有時又離墻而行,成為多邊多方向的折廊;有時隨著山勢而或上或下成為爬山廊和跌落廊;有時駕廊于水面而成水廊;隨著這些廊子的高低上下和左曲右彎,都設置了不同的景點。
有時面對著小亭一座,有時能見到墻根下的堆石和竹叢,有時直通建筑的入口,廊子成了一座園林觀賞景色的最佳路線。景點的設計以建筑為主,有廳堂、亭榭、畫舫、樓閣;但又不限于建筑,一處堆石,一棵古樹,一叢翠竹都是可供觀賞的景點,它們的形象各具特色,隨著彎曲的道路,先后不同地展現在游人面前,真正達到了步移景異的絕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