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用航空產業以及各類航空特色小鎮也一直成為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的翹楚。通航產業所帶來的周邊產業是1:12的拉動,將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貢獻巨大作用。
作為浙江知名民企,萬豐奧特控股集團不僅在汽車部件鋁輪、鎂合金等項目實現了全球領跑,如今又發力通航產業和通航產業小鎮。
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陳愛蓮在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方面建議:為避免形成一哄而上、無序發展的局面,建議對我國通用航空的全產業鏈發展包括飛機制造、機場建設、航校、空中指揮系統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進行科學、系統規劃。

陳愛蓮表示,近年來,我國加大了低空領域管理改革力度,試點先行,積累了許多經驗,但仍存在低空空域劃設方式、方法和范圍不盡合理,服務保障能力難以滿足通用航空業發展需要等問題。
因此,陳愛蓮建議加快推廣運用試點經驗,特別是濟南飛行管制區、重慶飛行管制區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成功經驗,盡快建立起空域管理與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有效對接、相互促進的工作機制,實現既保障國家空域管理安全,又滿足通用航空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的通用航空制造處于產業生長階段,成規模的企業屈指可數。中國主要的通用飛機制造商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作為“融入世界通用航空產業鏈”的實踐,航空工業收購西銳與美國通用飛機制造商合作生產輕型飛機等多種通用飛機。
除航空工業外,國內其他的通用飛機制造商,如山東濱奧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與奧地利鉆石飛機公司合作,采用生產許可證延伸方式總裝生產通用飛機。又如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也是采用授權生產方式在中國總裝生產通用飛機。國內其他規模較小的通航公司引進的生產機型大都采用到岸組裝,沒有生產授權和許可,更談不上獲得全部設計研發資質和自主知識產權,進口通用飛機的稅費成本特別高,轉嫁到用戶身上難以承受。
浙江民營企業為響應國家發展通航產業和“一帶一路”倡議,將發展通航產業作為未來20年的“藍海”產業,制定系統完整的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目前正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中。特別是去年成功收購歐洲、北美著名的鉆石飛機品牌和公司以及捷克數款輕型運動類飛機知識產權,并在國內建立飛機制造基地和通用飛機制造國產化、工程化研發平臺,形成了飛機制造、機場管理、通航運營、航校培訓、低空保障等全產業鏈國際化發展格局,填補了中國至今沒有涵蓋通用輕型飛機設計研發、試制試驗、生產制造和產業化國際布局的通用航空工業的空白,為中國發展通用飛機制造業、提升通用飛機制造水平探索出一條國際化自主創新之路。
陳愛蓮表示,政策層面應支持以先進的通用飛機制造業為核心的民營企業集團打造國家品牌。支持以先進通用飛機制造業為核心、擁有和掌握通用飛機知識產權及通用飛機制造新技術、具有產業發展能力的國際化民營企業,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任務,參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