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的人性化設計要以人為本,在建筑設施規劃上要充分考量人的體驗和感受去設計物理空間,在交通上要規劃科學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統以及完善優質的公共基礎設施。
近日,有過法國蒙彼利埃新區、大溪地曼哈娜、無錫蠡湖灣、運河古城、太原鐘鼓樓等項目實戰經驗的法國AS建筑工作室董事長勒內-亨利?阿諾(René-HenriArnaud)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特色小鎮的人性化設計要以人為本,在建筑設施規劃上要充分考量人的體驗和感受去設計物理空間,在交通上要規劃科學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統以及完善優質的公共基礎設施。

法國小鎮也是行政制鎮嗎?法國小鎮的運營主體是企業,還是政企合作的機制?
市鎮是法國最基層的行政區劃。在法國,當地政府負責小鎮的總體規劃,這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各方多輪的研究和調研,以確定小鎮未來發展大方向和擬定關于地塊建設發展的規定和限制。當地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建設,因為資金原因,政府有可能將地塊切割和售賣,由企業或投資者開發。在法國土地產權是永久的,企業或投資者可以對地塊進行自主規劃和運營,但必須遵循由政府制訂的總體規劃中的要求。政府作為小鎮建設和運營的引導者,在多方面起到監督作用而不會強勢地干預。一個特色小鎮的落地,除了當地政府和開發商,還有許多其他機構的參與,這樣才能確保小鎮建設的人性化,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城市空間。
法國很多的小鎮已經成為了國際樣板,您認為它們成功的共性原因是什么?
我們認為跟長時間、周密細致的規劃調研有關,由當地政府牽頭,眾多專業部門參與其中,既分工明確又信息共享進行不斷論證和反復推敲才能制訂出適合小鎮實情的總體規劃方案。而后續也有部門不斷跟進和細化,實現項目的落地等。由于時間跨度很長,需要在政府領導換屆時實現規劃項目的承接,一般情況下總體規劃方案一經確定便不會輕易被推翻。
法國小鎮的從規劃到落地運營大概要多長時間?主要分為哪些階段?
從立項開始到建成大概需要20年。這個20年,不是說開發商建設時間要20年,開發商在一個地塊的建設可能三年就建完了,但是前期的可行性調研、規劃過程很漫長。一旦總體規劃完成,開發商的能夠在較快時間內根據總體規劃的要求征集建設方案,然后施工。

法國小鎮建設是否也有打著幌子做房地產的圈地現象?
在法國鉆空子的幾率非常低。因為由政府在前期統籌做的總體規劃方案中已經有明確的要求和限制,規則也非常的詳盡。比如,若開發商購買的地塊是屬于住宅建設用地的話,那便不能用于建設住宅以外的建筑。而政府也會根據投資者或開發商是否能遵守要求完成建設,再決定是否出售更多的地塊給該開發商。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時會做足人性化的設計考慮,這樣便于投資者在接手地塊后的開發。
在法國,如何解決小鎮建設的資金問題?
資金問題不會困擾大城市,主要還是小城鎮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小城鎮人口單薄、游客較少,因此各級政府會給予一定程度上的扶持。這也是我們國內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政府也在尋找平衡。
結合法國經驗,您認為特色小鎮怎樣才能健康蓬勃地發展?
中國小鎮的發展看似有很多的主題,但是發展方式還是有些單一,我們認為還是要因地制宜的結合當地的傳統、人文、氣候和環境等資源,而不是要以大和新為目標,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城鎮也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規劃時一定要回歸人性化的規劃設計,更多考慮和關懷居民和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包括周邊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公共交通的到達等等。

您強調的小鎮人性化設計,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切以人為本,要從人的視角出發考慮人的體驗,在規劃和建筑設計中真正重視人的尺度,以確保小鎮的空間表達和建筑尺度讓居民感到舒適。此外,還要充分考慮到城市的交通問題,要有質量上乘的基礎設施,公共交通系統要規劃到位。
設計部分是投資商還是政府來設計?
分工很精細,不同階段和不同層面需要不同機構負責。項目初期的小鎮整體空間布局規劃由當地政府下屬部門負責,把土地賣出去后每個地塊的設計需要開發商來負責,而兩者都會與專業建筑師、規劃時、工程師等多方合作。政府在后期主要起監督和把控的作用,在開發商遵守總體規劃要求的情況下,不會過多的干預開發商的建設。(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