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一說自己是開民宿的,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認為你是開小旅館的。這兩年民宿如雨后春筍:藝術家說要開民宿,富二代也要開民宿,情懷設計師更是不放過民宿,開民宿突然成了一個時髦高格調的事情了。
做民宿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真的有情懷,但是不懂做生意;另外一種覺得開民宿會賺大錢,土豪式投資。沒做好心理準備的人不要急著做民宿,了解市場行情,三思而后行。

怎樣開一家民宿,綜合下來:
一個是,民宿地要選在離主城區自駕車三小時交通圈內;經營者必須是個綜合能力非常高的人,對服務、環境以及室內設計整體把控都要到位,這種把控要細致到杯子的選擇、床品的外觀與品質等;還得做出特色,民宿服務包括帶住戶爬山,看古樹,居住和游玩相結合。
“臺灣民宿比較發達,這些民宿不僅提供住宿,與住客還有很好的互動。比如花蓮的民宿,老板會帶著客戶出海打漁,這些都是附加值。”民宿講究的是一種旅游式體驗,包括舒適的居住環境,餐飲以及戶外參與等綜合感受。
一、選址
民宿是一門實體生意,雖然內容跟酒店有點詫異,但本質上還是酒店。
所以,李首富的那句話永遠沒錯:地段、地段、地段。
客群畫像,你的客源是哪里人,他們從哪里來,如何到你的民宿?自駕、打車、地鐵……如果自駕,周邊停車方便嗎,周邊吃飯方便嗎,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區?80、90是消費主力,往往都是拖家帶口。
好多人把民宿開在古鎮里面,這樣客源多,但是壓力也大,意味著租金非常高,接手的話還有比不小的轉手費。
我的思路:在古鎮隔壁開,離古鎮幾分鐘,租金便宜,好多沒有轉手費,而且可以免費停車。畢竟網絡發達了,好多人都是通過網上預訂。客源方面雖然沒有古鎮里的多,已經足夠了,畢竟還要講點情懷的,一個安靜的民宿更匹配有情懷的人。

二、裝修和裝修的定位
裝修的前提條件是:你的客源是誰,他們要的是什么,你未來的定價標準是什么?
1、千萬不要做每個間夜300元以下的民宿。
先申明,這只是一個經營思路,沒有貶低的意味。
300元以上的客人普遍素質高很多,容易溝通,民宿的損壞會較少,也不會有大量的浪費。且300元以上,意味著消費力不錯,有更多的附加生意可以做。這樣在有限的實體范圍里可以產生更高的效益。
2、價格的上限是多少?
調查下你的店址周邊的其他民宿價格體系,到路上觀察觀察,看看開車來的車牌都是哪里的,大致的車價是多少。知道了客棧的定價了,然后計算下數字。
民宿價格*房間數*天數*預計50%的入住率*12個月,一年大致的房費就算出來了。
計算下自己的資金情況和預計多久收回成本,這樣大概其就能倒推出客棧需要的總費用。
3、硬裝和軟裝
一個有點特色的酒店,基本上硬裝和軟裝費用是1:1,另外裝修費用預留10-15%的超支空間。
具體裝修的事情比較復雜,一定要親自去盯,然后不斷調整。
(1)洗手間排水要快要好、要有點坡度,以免有臭味有積水,這個好多酒店都做得不好,什么情懷當洗手間有臭味的時候,瞬間所有的滿意度都沒有了。
(2)房間漏水。經營的時間長了,好多民宿都會出現漏水,就是裝修時防水做得不太好。所以這塊我們在做的時候要求做雙層防水。
(3)裝修網絡配套要好。好的電視機、好的網絡wifi。
(4)木質結構的房子千萬千萬要做好隔音,要不以后麻煩大。去古城里木質的房子住一晚上就明白了,有時候隔壁打呼嚕都聽的很清楚,鋼筋水泥的隔音效果好。
(6)預留足夠的電源插口,預留公區的洗手間(還有淋浴設施,店內工作人員是可以洗澡的),預留多蓋幾個小的工人房(會請很多住店的工人的)。
(7)軟裝方面要注意下,選用的所有燈具都要考慮用節能燈,要不等開業了看到電費很高的時候就來不及了。注意性價比,有些可有可無的采購,問下你的設計師能不能去掉。什么都買,什么都想好的,如果還給自己找個理由:貴就貴點,我是做情懷,那鐵定超出預算。

三、經營
不要想著民宿是你一個人什么都做了,民宿是門需要各個方面都做細致的生意。不是花點錢開起來就了事了,開起來才是剛剛開始。
不僅了解清楚客源從哪里來,日常有哪些需求,更重要是了解了民宿日常經營里林林總總的問題。
(1)人員
總共10個房間的民宿,請了1個阿姨打掃衛生,1個雜工,1個廚師做飯,請了3個管家提供一對一管家服務,幫客人安排行程和接機,床單被褥等等都是外包給專門做酒店清洗的。
雖然是10個房間的客棧,但是也是正常的運營體系。
(2)管理
6-7個員工,且員工會有流失,就要涉及人員管理和招聘。
要做各種財務報表,要做采購預算。
完全就是個小企業了。
(3)擴大收入來源
民宿如果僅僅做客人住宿,那樣服務也提不上去,基本也會虧損。
旅游景點一般餐飲都很貴,所以咱家提供餐廳點菜,干凈衛生,價格又便宜,客人滿意度高,還有額外的收益。
雨季來臨時我們還采購很多雨衣雨鞋供客人直接在店內購買,還“免費”提供充電寶、自拍桿等供客人借用。(文/田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