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選中了一批小城鎮,將打造成特色小鎮,長溝鎮、小湯山鎮、密云古北口鎮,三個小鎮榜上有名!
據悉,將加大對特色小鎮支持力度,從資金引導,土地支持,科學規劃多方面著手,彰顯城市濃郁文化底蘊,凝聚城市獨特魅力的另類表達,對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特別對旅游業有重要的提升意義。

房山區長溝鎮
位于北京西南,總面積40平方公里。小鎮擁有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長溝油菜花田、傳奇大墓等旅游景點。漢代置鄉,唐宋發韌,明清騰達,成為富庶之地,是華夏最古老的邑落之一。同時這里也有京郊最大的油菜花田已進入盛開期,每年5月底6月初,近2000畝的油菜花田頗為壯觀。

小湯山鎮——正北之上的“溫泉古鎮”
小湯山鎮位于北京正北,為“中國溫泉之鄉”。小湯山溫泉用于醫療洗浴,早在《大元一統志》上就有記載。明清時代,小湯山被辟為封建帝王的寰游禁地;乾隆皇帝在此修建了湯泉行宮,并御筆題詞“九華兮秀”。慈禧太后浴池遺址至今猶存。在小湯山療養院內保留著慈禧浴池的遺址和乾隆御筆“九華兮秀”的字跡。

密云古北口鎮——“打扮歷史”的小鎮
對于古北口鎮,大家比較熟悉應該是古北水鎮和司馬臺長城了。
中國長城上關口之一,北京與東北地區往來的咽喉要道。位于北京市密云區東北部。555年,居庸關至山海關長城從此修過,古北口與長城相接。1403年朱棣稱帝后遷都北京,大修長城。尤其是首都北京從居庸關到山海關這一段500多千米的長城修得特別堅固。
西北居庸關,東北古北口成為明王朝首都的兩個重要門戶。古北口與居庸關東西對峙,是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要道,自古稱為雄險,有“地扼襟喉趨朔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稱。古北口的關城,跨于兩山之上,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并設有守御千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