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主題特色小鎮的基因密碼其實是:大健康(主導產業)+大旅游(機會產業)+大文化(配套產業)。現在大健康特色小鎮主要以旅游產業為龍頭,通過旅游的搬運功能,根據旅游者、居民的消費需求,將健康療養、醫療美容、生態旅游、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體育運動、健康產品等業態聚合起來,實現與健康相關的大量消費的聚集。
在經過相關案例研究,我們認為健康主題的特色小鎮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醫療開發型健康小鎮。依托一定的氣候及生態環境資源,重點開發或引進先進的醫學設備設施及項目,形成能夠滿足疾病患者醫療前的檢查、醫療中的治療、醫療后的康復等全方位需求的產品體系。
2、健康體育開發型特色小鎮。借助一定的地勢、資源及氣候條件,重點打造運動設施、場所,為游客提供強身健體、放松身心的獨特體驗,比如山地、濱海、森林、冰雪等。
3、康養旅游開發型特色小鎮。康養旅游開發型特色小鎮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養生方式,它將養生理念貫穿在旅游的全產業鏈中,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選址在空氣優良、環境優美、安靜私密的區域。
4、養老養生開發型特色小鎮。養老養生開發型特色小鎮主要面對老年群體通過舒適愉悅的生活環境、人性化的專業陪伴體系、智能化的專控服務體系、便利性的特色產品體系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土地流轉是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般來說,特色小鎮的建設范圍主要集中在中小城鎮,然而小城鎮建設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穩定性和確定性的問題。現在的土地很多是從基本農田到一般農田,再到建設用地,但建設用地的成本對于企業來說實在太高。另外,小城鎮建設本身拿不到國有土地建設指標,多數是集體建設用地,比如說宅基地等。因此,從目前的政策來看,小城鎮的發展必須要解決土地流轉問題。
(2)特色小鎮的退出機制中的現金流分配權不夠清晰
特色小鎮的主要開發模式是政府與企業合作,例如PPP模式。但是目前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建設的標準不夠清晰。例如關于收益的損分配,政府所能夠提供的公共產品等。首先,關于交易主體和回報的問題。中小企業的投入風險大,短周期的資金限制了特色小鎮的長期規劃;另外,關于產業和住宅之間的矛盾調和存在問題,這里主要還是涉及相關土地問題;最后,金融機構對于特色小鎮的運營仍然缺乏專業的判斷體系,隨著銀行信貸政策的收緊,銀行在特色小鎮方面的融資非常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給特色小鎮的發展產生了壓力。
(3)企業權益得不到保障
一般來說,企業愿意投資參與特色小鎮的建設,主要關心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作為投資主體的關系,投資收益的關系能否得到保障;二是由于投資的時間特別長,要跨幾屆政府,誰能保證政策的延續性。因此,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在政策邊界擴大到法律邊界,投資商要有法律可以依靠。

解決對策
(1)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
所謂“三權分置”,即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的三權分離。以農民宅基地為例,宅基地土地歸集體所有,村集體成員具有資格來享有這塊土地上所產生的收益,同時,收益按照資格權進行分配,但具有資格的人并不一定使用相應的宅基地,可以將使用權讓渡給其他人從而獲得收益。
宅基地“三權分置”在改變農民原有居住宅基地的居住形態的同時,也賦予以“縣鎮”為核心的城鎮化區域所應具備的城鎮公共服務配套功能,比如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公共資源。深化“三權分置”將進一步加速城鎮化進程,在特色小鎮主題投資漸成風口的大背景下,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出現必然會吸引大量房企加速布局。
(2)加強特色小鎮的金融融資支持
要逐漸放開金融體制,2016年國家在建立新興的農村的金融體系的過程中,已經對私有產權做出的很大的努力。特色小鎮的建設目前沒有金融產權的多樣化,金融的創新,要光外在輸血,內在不盤活機制的話很難做成。因此,要推進農村經營改革一起解決資金缺位的問題和小城創新的問題。通過政府金融,市場金融這種融合,乃至政府財政撥款,稅收減免的設計才能內外呼應起來和政府進行靈敏性的活動。此外,特色小鎮建設思路一定要適合當地的自然稟賦、人文特色。
同時,特色小鎮不能只依靠產業轉型來驅動,這樣會走偏。小鎮規劃權限應適當上收,在更高層面推進。規劃更應該強調長遠系統性,要軟硬結合,以軟為主。規劃要思考的問題是在空間上看特色小鎮和周邊的關系,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個大的城市群里面,規劃就要跟大的城市群規劃銜接。
(3)完善有關特色小鎮開發建設的法律法規
各地方政府在政策組合上要有完整周密的體系,建議其他地方在研究支持特色小鎮過程當中要進行大量的政策儲備。政策要支持那些看得見,行得通的地方。要把決定權交給有眼光的企業,當地的開發主體機構。從政策實施上來說要執行嚴格的評估,創建過程中要建立倒逼機制。
大健康本身屬于一個重資產運營的方向,不管是醫療服務、養老服務,都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而特色小鎮作為一個融合了產業相關資源的區域,與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模式極度吻合。因此,站在投資的角度來看,通過大健康產業來夯實特色小鎮的產業基礎,通過特色小鎮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更容易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