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是一處始建于北宋時代的中國漢族古典園林建筑,始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位于現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其占地面積1.08公頃,是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
園內除滄浪亭本身外還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樓等建筑和景觀,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滄浪亭全園布局,自然和諧,是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此園數易其主,歷經滄桑,但多是建物的傾毀修復,而園中假山,園外池水,大多保持舊觀。
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所謂自然,一是不矯揉造作,不妄加雕飾,不露斧鑿痕跡;二是表現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風景。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彌漫,極富山島水鄉詩意。
而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于其間,藤蔓垂掛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環山,并以長廊相接。但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遂沿池筑一復廊,蜿蜒曲折,既將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復廊上一百余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為一體,是借景的典范。
1982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增補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