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日前公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通知》指出,培育特色小鎮要堅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鎮一面和一哄而上;堅持市場主導,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防止大包大攬,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據產業發展確定建設規模,防止盲目造鎮;堅持深化改革,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打造創業創新新平臺,發展新經濟。
自2014年底開始,浙江省首先提出了“特色小鎮”的概念。連續兩年來,“特色小鎮”便成為了浙江省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和媒體關注的焦點。近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由此可見,培育特色小鎮將在全國范圍內推進。

在國外,特色小鎮已然有許多成熟的經驗,如瑞士的達沃斯小鎮、美國的格林威治對沖基金小鎮、法國的普羅旺斯小鎮,這些特色小鎮都是依托當地的特色產業,立足于當地獨特的文化韻味,并且充滿了生態魅力,為我國建設特色小鎮帶來了很大的啟發。
從浙江省的特色小鎮建設經驗來看,所謂特色小鎮,非鎮非區,它既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意義上的一個區,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
文化附加值,特色小鎮的命根所在
近兩年來,我國各地都在積極培育“特色小鎮”。但很多所謂的“特色小鎮”名不副實、華而不實,比如盲目借鑒西方小鎮建筑風格,卻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最終淪落為小商品、餐飲一條街。由此可見,培育“特色小鎮”,關鍵還是要抓住當地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并使其創造出文化附加值,這才是特色小鎮的價值所在。
1、文化傳承與城鎮化協同發展
每一處經濟的綠色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理念的引領,每一個產業的持續增長,都必然有文化特色的內核,而特色小鎮,以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成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浙江省的許多特色小鎮的建設,實際上都是一條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產業發展之路。開化縣的根雕歷史可以追溯至唐朝,而全國各地的根雕小作坊過于分散,亟須形成產業集聚優勢。為此,開化縣致力于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以根雕文化產業為核心,依托世界唯一的根雕文化主題公園——國家5A級景區根宮佛國,打造根雕產業與休閑旅游、國學文化、傳統技藝、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根緣小鎮。
2、體現城鎮美學,提升生活質量
我國目前的文化建設多為自上而下的形式,在民眾審美提升的方面缺乏引導,城鄉建設中很少體現“以人為本”的城鎮美學。而在國外,往往會通過“社區營造”的方式使文化藝術建設與居民生活聯系在一起,注重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學的培養,不僅提升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還有助于培養文化消費意識,從而反哺文化建設。除此之外,特色小鎮的建設由于高標準的規劃,無論在環境設計、建筑外觀,還是生活設施等方面都會大大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3、發展以文化為依托的旅游產業
旅游小鎮是特色小鎮建設的典型代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旅游功能既闡明了小鎮發展的主要產業支撐和文化特點,也展示了小鎮發展的主體方向。湖州的絲綢小鎮融合文化與旅游,全面打造成有特色產業、旅游功能的5A景區,并圍繞“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建設集絲綢產業、歷史遺存、主體旅游為一體的開放式“絲綢文創度假小鎮”,依托其文化內涵促進旅游產業發展。

培育特色小鎮應當注意什么
1、抓住特色,避免“千鎮一面”
小鎮建設的真正魅力在于其“特色”,因此,必須抓住小鎮特色的鮮明性。在對小鎮進行環境改造、建筑設計的時候,應當以生態為主,保持原有的地域和生態特色;在產業建設方面,要將新興產業與當地的優勢產業相融合,形成獨特的風格和競爭優勢;此外,歷史人文特色是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充分發掘自身的歷史文化內涵,打造獨有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品牌。
2、處理好城鎮發展與文化傳承的關系
新型城鎮化之所以“新”,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為中心的發展;不僅要重視城鎮的實體建設,更要注重文化基因的傳承、文化記憶的存留和文化歷史的延續。被建筑學家稱之為“匯江南河北之大成”的晉商古建民居民宅,成為當代旅游最具特色的景點,正是前人在建設與繼承上智慧的體現。合理汲取和利用歷史傳統文化,是豐富小鎮內涵,提升小鎮品位,塑造小鎮形象,增強小鎮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3、以人為本,不以犧牲當地居民生活為代價
在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進程中,由于把旅游經濟增量作為首要任務,甚至會以不惜犧牲生態環境和當地社區居民生活為代價。旅游目的地的社區居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常常被邊緣化,導致居民的生活質量不但沒有隨著旅游業的興旺而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現了倒退趨向。特色小鎮的建設也是如此,必須要平衡產業發展與當地居民的訴求,以提升居民幸福感為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