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山水”——朝陽公園廣場及阿瑪尼公寓建筑群。地處北京朝陽公園的南面,建筑群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由10座建筑組成,高低錯落,好像一幅展開的山水畫卷,又像是一組盆景。不同于紐約中央公園邊上那些強調邊界圍合感的現代建筑,北京這組極具未來感的建筑更加強調自然向城市的延伸和滲透,將城市中的人造物“自然化”,運用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中“借景”的辦法,突破了朝陽公園與城市的界線,使自然和人造景觀交相輝映,使人融情于景。
▼遠眺建筑


“在現代主義城市中,建筑作為一種人工物,更多被看作是資本、權力或者技術的象征,而自然則是另一種客觀存在,這和東方傳統城市中將建筑和自然結合進行人工雕琢而產生整體意境的做法非常不同。”建筑師馬巖松表示,“將自然人工化,將人工物自然化,便會模糊各自的邊界。人和自然不是主客體的關系,也就不存在現代邏輯中人應該保護自然還是破壞自然的爭論。所有人的行為和情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建筑與城市的互融關系

設計以中國山水藝術為靈感,在城市中心重塑大型的建筑關系,再現了“峰、澗、溪、石、谷、林”等自然形態和空間。基地北側緊鄰公園湖面的不對稱雙塔辦公樓,像是兩座破土而出的山峰,挺拔于湖面之上。連接雙塔的中庭空間以拉索作為玻璃屋頂結構,通透明亮。多座小尺度的低層商業辦公建筑,如被山澗長期沖刷的山石,錯落有致、相互退讓,圍合成一個隱秘又開放的城市花園。基地西南較獨立的兩棟阿瑪尼多層公寓延續了“空中庭院”的概念,錯層的設計讓每戶都擁有更多的日照和與自然親近的機會。
▼以中國山水藝術為靈感

▼不對稱雙塔辦公樓像是兩座破土而出的山峰

整體環境塑造帶著平滑曲面光澤的黑白兩色,制造出安靜并神秘、獨立于紛繁的城市環境。穿插于黑色建筑中的景觀運用了松,竹,石,潭等傳統元素,暗示與古典空間一種深層次的關聯。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親自為項目設計了標識導視系統,將“簡單”與“精致”融進整體設計中。
▼整體環境塑造帶著平滑曲面光澤的黑白兩色,制造出安靜并神秘、獨立于紛繁的城市環境


朝陽公園廣場獲得了美國綠色建筑協會LEED金獎認證,“山水”的理念同時也體現在技術革新上——雙塔外立面縱向突出的脊線內部,設置了通向每個樓層的通風過濾系統,可將自然風引入每一層空間。雙塔南側的水景景觀,除了優化視覺外,同時也是有力的降溫劑——空氣穿過水景沿著雙塔脊線在內部流動,為雙塔提供清爽新鮮的通風。這座全球最高的曲面玻璃幕墻建筑所使用的深色玻璃,除了可使自然光全方位透入建筑外,玻璃的深顏色也有效地減少陽光直射所產生的熱能。
▼雙塔外立面縱向突出的脊線內部,設置了通向每個樓層的通風過濾系統


▼室內景觀

▼與戶外環境的對望

朝陽公園廣場完成于充滿現代摩天樓的北京中央商務區,但它真正要隔空對話的是北京這座古典城市——規劃中反映著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相互依存的哲學,也呈現出大型的山水園林的格局。在建筑歷史學家王明賢的畫作中,他將朝陽公園廣場拼貼于古典山水繪畫中,盡顯和諧融洽,不同于她在城市現實中和周邊城市環境互不融合的關系。對于這種反差,馬巖松說,“我認為這不是我們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這個城市本來的文化脈絡什么時候消失了?中國城市沒有必要追隨西方工業文明的腳步,而應該設法創造出一種不同的城市,在精神文化高度上能和那些具有東方自然哲學和智慧的古典城市相提并論的新城市。”
▼建筑歷史學家王明賢曾將朝陽公園廣場置入山水畫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