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后,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說起寒山寺,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唐朝詩人張繼的夜泊楓江,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火了寒山寺。??位于徐匯區的龍華寺是上海市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的佛教寺院。相傳建于三國時期(公元247年),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現以古寺、古塔、龍華廟會、龍華晚鐘構成宗教旅游勝地。??看過《水滸》小說的人都知道魯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大相國寺。大相國寺始建于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來叫建國寺,后來毀于戰火中,到唐代的712年唐睿宗因紀念登上皇位,賜名“相國寺”,并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于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當下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悲禪院修建于清朝順治年間,幾經修葺擴建,現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寶殿內珍藏有從魏晉到明清各代的佛、菩薩造像幾百尊。目前,大悲禪院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現任方丈為智如法師。至于它始建的年代,已經無法考究,不過根據有關史料考證它是明代創建,清朝再修建。西安的慈恩寺,也是我國名聞古今的寺院。唐代高僧玄奘曾受朝廷圣命,在此翻譯佛經十余年,是當時長安著名的譯經場所。你知道此寺為何以“慈恩”為名嗎?
寺廟之所以取名大悲禪院,是因為殿內供奉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號大悲菩薩,所以草堂以“大悲”為名。寺內的大雄寶殿供著明代所鑄古銅鎏金千佛蓮座釋迦牟尼像。銅佛高5.2米,蓮花座重6噸,座上有9999個小銅佛。大明寺雄踞在古城揚州北郊蜀岡中峰之上。初建于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唐朝鑒真法師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為中日佛教文物關系史上的重要古剎。大明寺及其附屬建筑,因其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跡和園林風光于一體而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寶藏。??大明寺前有一座高大、古樸的牌坊,前有“棲靈遺址”的篆書橫額,這是因為寺內建有九層的“棲靈塔”。此塔遠近聞名,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高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登臨賦詩、傳為佳話。在唐會昌五年(845年),塔遭火焚毀,這里就成了棲靈遺址。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號稱"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話說少林寺和李世民之間也是有故事的,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打敗鄭軍,你們都知道嗎?不過也有人質疑這并不是真的。??靈隱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現為杭州最早的名剎。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云煙萬狀。??靈隱寺是很多人去杭州必去的地方,靈隱寺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于濟公的故事,傳說濟公就是在這里出家,如今靈隱寺里也還供奉著濟公殿。如今的靈隱寺香火很旺,每天來這里的善男信女也是超多的,聽說十分靈驗。其實,美景與千年歷史的結合,或許才是靈隱寺游客絡繹不絕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