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在地下的地坑院,也見過在山壁上的窯洞,還有在斷壁上的郭亮村,那你知道有個把房子建在巨石上的石頭城嗎?
寶山石頭城位于玉龍縣北近110公里處的金沙江峽谷中,整座城建在一塊金沙江邊的巨石上,成為一座天然的易守難攻的堡壘。

石頭城三面皆是懸崖峭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出入僅有南北兩座石門,金沙江峽谷在其中,住在那兒的人們,確實是非常勇敢的。
這里的房子不但冬暖夏涼,最重要的是建造房子的材料大部分可以就地取材。像這樣幾百戶人家建造在同一塊地基石上,資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此時,不得不對科學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做法贊嘆不已。
居民們都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納西人,他們順理成章地利用著老天和祖輩們留給他們的財產--石頭,有些居民家里的家具如桌椅,糧柜,水缸甚至床鋪等都是和那塊巨石連為一體地雕琢而成的。

這里是一個適合閑逛曬太陽發呆的好地方,村子建在金沙江畔山坡上,面朝金沙江,背靠玉龍雪山余脈。因為地形因素,“我家陽臺就是你家屋頂”成了這里的建筑特色。閑來無事在陽臺上泡杯茶,看腳下江水奔涌,望山頂云卷云舒,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是這個feel。
住在石城里的居民善于農耕,他們把家園建在巨石上,把生活開墾到了巨石之外的土地上,他們壘造梯田,興建水利,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形成層層梯田環繞著巨石。5月麥熟,10月稻黃,碧綠金黃的麥海稻浪托舉著巨輪般的石城,是寶山石頭城最美的季節。

寶山石頭城北面的陡峭巖峰,納西人稱為“刺伯太子關”,是為紀念忽必烈率領蒙古軍隊過此險關而取名的,當年千軍萬馬的蒙古軍隊就是從寶山寶山石頭城下的金沙江對巖革囊渡江,南征大理國。

巍巍寶山石城,向世人展示了納西先民的膽識與勇氣,是納西族巨型石雕藝術的杰作。游人到此,感慨萬千,妙趣橫生,對這天然的石城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