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墻黛瓦的半開放式農家小院干凈整潔,平坦的道路綿延到村子深處,前庭后院櫻紅柳綠、繁花似錦……日前,記者來到被譽為“櫻花小鎮”的太和縣城關鎮吳營社區王付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中。
“以前我們這里和其他鄉村一樣,旱廁蓋在路邊,垃圾散落得到處都是。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始于去年。”正在院子里澆花的村民孫學善指著家對面的文化大舞臺對記者說,“不僅那些是村里建設的,就連我家院里鋪的透水磚路、半開放式的院墻和院墻上擺放的10多盆花都是村里給弄的。”
據了解,去年以來,太和縣城關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雙輪驅動”戰略和“五大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投資6000萬元提高綠化、亮化、硬化、彩化等基礎設施檔次,不僅全面改善了人居環境,還提升了鄉村的“顏值”。
吳營社區位于城關鎮東部,是該鎮下轄的四個涉農社區之一。早在2015年,城關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太和縣實施“三線三邊”綠化提升工程的機遇,在吳營社區謀劃了萬畝森林公園項目。借助項目實施的契機,吳營社區干部做了大量群眾工作,最終將所有土地統一流轉給種植大戶或企業,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為社區帶來了良好的生態效益。
“在實施城鄉環境整治和綠化提升專項行動中,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求我們緊密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村居毗鄰萬畝生態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探索鄉村振興之路。”吳營社區有關負責同志陳貴福介紹,考慮到每年3、4月份,萬畝生態林中千畝櫻花都會迎來不少游客,他們決定利用這一優勢打造一個集休閑娛樂、生態旅游、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特色小鎮”。今年以來,在加大鄉村環境整治力度的基礎上,吳營社區因地制宜,從道路、墻體、院落、綠化等多個方面對王付村進行了全面改造,這才有了“櫻花小鎮”如今的模樣。
“我們村大變樣后,不少城里人帶孩子來玩。看著大家買東西不方便,我準備在家里開個店,賣點水果、飲料啥的。”村民張翠英告訴記者。
事實上,在王付村像張翠英一樣萌生經營生意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有的已經實施了。在“櫻花小鎮”入口經營農家樂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以前常年在外經商,得知村里對環境進行了整治,要發展鄉村旅游,便投資開了這個農家樂。在4月上旬舉辦的第二屆太和櫻花文化藝術節期間,他家每天接待游客近500名。“隨著‘櫻花小鎮’的進一步發展,我相信這里一定會吸引更多游客,也會給我帶來更多收益。”
據介紹,截至目前,王付村已有三四家村民將多余的房間改成了民宿,還有幾家正謀劃著開商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城關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峰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深入挖掘王付村資源,進一步完善村里的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推動鄉村旅游多元化發展,讓村民們既享受好生態又擁有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