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特色小鎮的核心在于:構建以特色生活為藍本的復合生態社會關系,并以此協調帶動旅游經濟和相關泛旅游產業在區域空間內的持續發展。正是因為“特色小鎮”在新型城鎮化、經濟社會轉型、改善人居環境乃至傳統文化保護、公共基礎設施完善等多個維度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特色小鎮成為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區重要舉措、重要內容、重要抓手。
旅游小鎮,本身即是一類因特色文化而產生價值的社會經濟空間,在這個“大如小城,小如街市”的空間內蘊涵豐富的人文內涵,展現出某種地方居住形態和生活方式,同時,這種稀缺和特有的資源具備強勢的旅游功能,由此帶來自身發展并刺激區域經濟的繁榮。

創新之路開出特色之花
有的小鎮因產業有特色被稱之為特色小鎮,旅游是這些特色小鎮的附屬功能,并因此成為3A級以上景區;有的小鎮完全則是以文化旅游為特色,成為小鎮型綜合旅游目的地。無論哪種小鎮,都會遵循由“特色(產業)聚集—人流聚集—消費聚集—產業升級—特色創新—再聚集”這樣的螺旋上升式發展結構。
特色,本身即是由創新而生,無論是先天的條件特色稟賦,亦或是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現挖掘出的特色方向,在小鎮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持續創新的思維引領和理念堅持。正是因為大多數小鎮都是平庸的,因創新而存在的特色才顯得彌足珍貴,也不是每一次創新都會開出美麗的花,唯有堅持市場化的商業邏輯去構建小鎮區域經濟的生態系統,才有可能在特色創新之路上走的更遠。

始于決策創新,成于萬眾創新
小鎮,正是因為各自的差異化特色,才稱之為特色小鎮,也是其魅力所在。對于以旅游休閑為核心的特色小鎮,基于千差萬別的背景因素,小鎮“特色”的建立,始于決策者搭建起符合市場邏輯的創新系統;成于小鎮產業經濟平臺上的萬眾創新。
能夠定位于文旅休閑方向的小鎮或多或少都有著自身較為明顯的特點,要么環境優美,要么文化璀璨,要么產業突出,要么區位重要。其中,有一些“特點”可以成為支撐小鎮、支撐產業發展的特色主題,也有一些局部的或片段的“特點”卻不能直接轉化為主題。可以說,大部分的“特點”都不能成為“特色”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就需要前期的分析論證從更大區域視角、更廣闊產業范疇、更前沿的市場理解等多個角度建立跨界的結合,選擇與“特點”相匹配的一個“方向”進行整合,這絕對不是1+1的數學計算,而是兩種要素的化學反應,不僅彰顯優勢,更能捕捉機會,把局部的“特點”通過產業的體系放大成為小鎮的“特色”。
創新設計直接創造價值
如果說化學反應是指引發展的燈塔,那么創新特色設計則是到達彼岸的船只。再美好的設想、再理想的藍圖、再科學的籌劃,最終呈現出來、為人所見所用的,就是能夠承載特色的、獨一無二的建筑和景觀設計。
作為以文化旅游為核心的特色小鎮,看上去“有特色”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建立吸引力最直接的路徑。創新特色的規劃設計,不僅是對建筑與景觀的視覺表現,而是將文化、主題、業態、情緒、功能、空間、環境等綜合要素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呈現出來,是基于完整生態系統下不同層面的配置。

文化旅游小鎮規劃設計區別于其他傳統設計最重要的在于:
(1)規劃中多創造組團式空間而非并列式;
(2)用藝術的眼光去創造情緒體驗,用生活的感受去營造氛圍;
(3)在設計中拿捏好傳統與時尚的混搭尺度;
(4)風格相似但絕不相同的街景環境;
(5)經營性單體空間設計要足夠豐富,增加露臺、庭院、廊道、花園等空間的占比;
(6)高品質的小品和裝置藝術具有超乎想象的作用。
特色小鎮的特色建立和長期保持是一個動態過程,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沒有哪個特色是一勞永逸的,要在不斷市場變化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保持特色領先,就要搭建起有著自我淘汰機制的市場化平臺,那就是讓市場去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文章來源:搜狐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