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投資是一個很火爆的話題,大批量資金的進入,把這個領域炸的是烏煙瘴氣,資金的快速進入與其說是助推行業發展,不如說是一個個連環騙局(因為根本沒有把景區變成真正的優質資產),還有很多資金,可能是把景區投資(旅游投資)當成了企業轉型的救命稻草,放手一搏罷了。
景區數量急劇增長,很多景區叫苦連天,客源稀少、入不敷出,都在強調競爭越來越激烈,卻沒有真正的去偏愛一下靜靜,其實當你真正靜下來觀察思考的時候你才會發現,根本不是競爭惹的禍,因為如果你是一個用心做產品的景區人,你身邊的那些“景區”,根本就不配做你的競爭對手。在景區投資過程中,我們常規性考察的內容都包括交通環境、人口數量、經濟環境、地方政策、資源品質、景區歸屬、土地性質、景區數量、投資額度等,再通過數據建模進行景區投資的可行性分析,雖然這是最合規最常態的景區投資分析流程,但只考慮這些因素就真的夠了嗎?這樣的建模分析就一定可信嗎?其實,做景區投資,要想做好景區投資,就不能被套死在這個流水線上。除了常規的投資考量,我們還需要關注什么呢?

一、景區投資先投人
景區投資雖然花的是錢投的是項目,但是項目的成敗卻在于人,因此景區投資要做到投人為先。景區行業雖然看似火爆,但卻是一個初始行業,一切都不成熟,人才體系更是差的一塌糊涂,各類投機者趁勢而入,加入景區人才大軍,能為而為者卻寥寥無幾(相對整個行業而言),這也讓景區投資領域,變得更具有挑戰性。
有錢就能找到人才的思維在景區領域其實不是非常實用,景區性人才并非是專業性人才,而是雜家型人才,對于情商的要求比較高,并不是一個人能適應所有的項目,景區人才更多的應該是匹配性人才,全能型人才在旅游行業里可謂少之又少。先項目再找人,看上去合情合理,但是因為急于招人,對人的考量就會大打折扣,最終導致人和項目的水土不服,同時,能夠快速用金錢挖出來的人才,其穩定性也不會太高,只要有人出更高的價錢,還會選擇跳槽,這對于景區的發展而言是極其不利的,因為人不同、思維不同,換將就等于一切又要重新來過。
現在很多大的旅游公司都在快速擴張拿項目,對人才的需求是極度迫切的,但是哪里又有這么多人才供這些旅游公司去挖呢?沒有匹配的操盤手,景區又怎能變成優質資產,很多大型旅游公司在景區投資領域的快速擴張,最后很容易夭折在“人”身上。景區投資的熱潮導致優質資源被瘋搶,也讓景區投資變成了一場資源戰,真正意義上的景區不應該被資源所捆綁,當下國內的現狀是很多一流的資源做出了二三流的效益,甚至把很多優質資源破壞殆盡,景區投資,尚未步入成熟的軌道。景區投資要做到的絕對不是資源依賴而是要做到資源的放大化,把三流的資源做成一流的效益,這一切都取決于人,因此,謀“人”才是景區投資最重要的一環,應該得到景區投資者關注的,無論是外引還是內培都應該得到景區投資者的足夠重視,人才儲備才應該是景區投資前期必為之工作,控制了行業人才,也就掌握了行業的話語權。
二、跳出資源制造稀缺
在項目的篩選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看項目,更要學會看市場,好的“資源”不一定是好的資源,因為同類資源在同一區域可能會有很多,如果沒有高手操盤打造,恐怕也很難做成優質項目,但是如果是資源匱乏、景區匱乏,需求性市場龐大的話,這樣的地方即使沒有優質資源也很容易做出高效益的景區。
被資源牽著鼻子走的景區投資市場現在是一片混戰,資源爭奪戰越發激烈,成本投入也自然會越來越高,但結果如何卻都是未可知。因此,景區投資者要在資源爭奪戰的同時開辟另一種投資思路——制造稀缺。現在,周邊游市場依然是旅游市場中的帶頭大哥,因此,很多資源匱乏,周邊游產品不佳的地區都可以成為景區投資者的考慮目標,作為投資者只需要挖掘文化,放大文化,用娛樂引導(文化融入娛樂,創新娛樂化)的思維打造高品質產品即可(成本控制也非常重要),滿足了周邊游市場的需求,就代表有了活下去的資本。
三、建模分析不代表結果
在投資領域,項目的建模分析可謂是最科學最實用的手段,但在景區投資領域卻未盡然,景區建模的核心因素就是數據,但是,景區這個未成熟的領域真的有“數據”嗎?在和很多前輩的交流中,我驚奇的發現,所謂的旅游數據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只要有人敢說,就有人敢信,數據不敢保真,那結果還只是做個參考罷了(隨意合理的調一下數據,結果可能就是天壤之別)。
在景區投資過程中,投資分析往往起到了決定性的指導作用,如果數據是真實可靠的自然沒什么問題,但是數據卻是當下行業發展的最大問題,所以對于常規性的景區投資分析還要謹慎對待,同時可以采取一些野調的方式親入市場,用另一種方式給投資行為尋找一些更接地氣的參考資料。

四、投需求不投大
大項目不一定是好項目,但是能滿足需求的項目一定是最有潛力的項目。景區投資過程中,大多數的投資都只是這樣一個打造思維——如何建,建些什么?很少有人去從需求出發,即使有考慮,也只是籠統的定位需求(游客喜歡玩什么)。
現在國內的旅游投資動輒幾十億,上百億,過千億,與其說這是在投資景區,更不如說是在做土地投機、金融投機。玩得好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只可惜更多的是盲目跟風者,留個全尸的都實屬不易,仔細想想就應該看明白,那么大的投資要是僅靠景區實業,那得幾輩子才能掙回來呀。如果您是真心投資景區,那還是冷靜下來研究需求的好,因為景區滿足的不僅僅是游樂需求,可以是任何需求,這個問題可以跳出景區去思考。如果您投資景區是另有目的,那就另當別論,但是人氣是很多目的的前提條件,所以把景區做火爆很重要。
五、投資景區不僅僅是景區
投資景區是旅游投資的一部分,但是投資景區的過程,千萬不要有一個投資景區的固化思維,景區投資雖然是旅游投資,但不一定只滿足旅游需求,這個戰略思維一定要深入投資者的大腦皮層中去。對于一些資金并不是十分充足的投資商而言,這個思維非常重要,一個景區不一定是一個固化形象,而應該是一個變形金剛,景區內的建設性項目要留有可變動的空間,原材料或項目本身可以做到再利用。
景區投資要學會把一個大投資整體分化成若干個小投資項目,例如我們蓋一個茶室,我們用的茶幾就可以是有投資價值的物料,因為時間越久價值空間越大,到任何時候他都有獨立的價值存在。景區投資前期我們投的是景區,但一旦品牌效應初顯、人氣驟升,那景區就不僅僅是景區,他可以是廣告商、可以是商業平臺、也可以是科研基地等等。
六、景區投資有市場皆可
現在雖然是景區投資熱,但是合格的景區卻是少得可憐,這個熱潮更多的是一個資本野蠻進入的游戲,因此,過多的游客需求還沒有被滿足,因此,景區投資未必一定要圍著資源轉。在現在這個階段,景區投資最大的壁壘并不應該是資源而應該是人才,因此在景區投資的決策過程中,只要能夠做出優質的項目,有市場的地方皆可。
做景區投資,千萬不要困在資源和文化的坑里,主要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個是要有一個專業的打造團隊,能夠迎合市場根據大環境條件打造優質的景區;二是要理智投資,不能盲目投入,一個能夠創造100萬效益的項目,千萬不能投入1000萬,這是必死的買賣,要把旅游投資做成杠桿投資,這樣才能有更大的勝算。

小結:
景區投資目前在國內尚未步入健康的發展軌道,更多的時候,景區投資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名目而已。說了再多關于景區投資的事,到最后還是要歸結到人才、需求、資本上,但因為現在的旅游市場不缺資金,那決定景區投資的成功要素就變成了人才和需求了,需求只要腳踏實地用心觀察都會發現,人才卻不僅僅是靠金錢能夠解決的,還需要有價值觀的認同加之投資人的大格局心胸,否者即使你得到良將,到最后也將變成一個狗熊。
景區投資投的是需求,但絕對不僅僅是旅游需求,又因為需求是一個變量,這就需要操盤人不間斷的學習和了解社會環境,不間斷的學習是一個基礎條件,但同時也要做一個合格的游客,只有自己會玩了、玩好了、玩多了,才知道行業的痛點是什么,行業的需求是什么,要做一個好的景區投資人,還是先做一個合格的大眾游客吧(不是處處接待的考察式旅游人)。
文章來源: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