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啟動并建成了許許多多的大型水利工程。這些工程本來是為了防洪防汛而修建的,但是因為建筑堤壩用的材料短斤少兩,所以這樣的豆腐渣工程還為竣工,就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垮了。

那么,在我國的歷史上,存在有這樣的大型爛尾工程嗎?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學語文課本里的一篇叫《阿房宮賦》的課文,里面描繪出一座規模龐大的行宮。其實,在秦始皇登基后不久,就開始下令大興土木來建造的被稱為“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
去到阿房宮舊址的人都會被其巨大的規模所震撼。它的總面積竟達到了15萬平方公里。如此浩大的一項工程,就算是秦始皇在世,也沒有修建完成。

等到秦始皇死后,他的幼子胡亥還繼續差人來修建阿房宮。當然,胡亥即位并沒有改變百姓被壓迫的局面,隨后的幾年里,各地農民運動不斷,還爆發了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這個時候,胡亥還冥頑不靈,依然在自己的寢宮內驕奢淫逸,而那些所有建議停止修建阿房宮的大臣都被胡亥處死了。

等到胡亥死后,阿房宮才沒有再繼續修建下去。這座荒廢千年的歷史遺跡也成為了中國又一項偉大的世界奇跡。另外有史書記載,說阿房宮在最后是被揭竿起義的大將軍項羽放火燒掉的。
但是根據當地的考古學家得出的結論,項羽只是把咸陽宮燒掉了,那到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看來只有那個時代的人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