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第一次來普陀山的時候,沒有留意這座古塔,可能是因為距離普濟寺很近,很多游人經過這里直奔普濟寺,而且古塔被塔院圍著,大門緊閉,不引人注意。

多寶塔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而定名,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它與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宮惟一存世的宮殿建筑九龍殿、楊枝庵中根據初唐著名大畫家閻立本繪的觀音畫像刻成的楊枝觀音碑和佛頂山上稀世物種鵝耳櫪樹,合稱為“普陀四寶”。

塔頂的石料不同于塔體,應該是重修過的。

多寶塔塔高32米,四面五層,有臺無檐,用太湖石砌成。塔上三層四面各鏤古佛一尊,瑞容妙麗,尤以觀世音圣像,神態溫和凝重,給人以親切端莊之感,背景為十八羅漢,每層挑臺置石欄,四周欄下雕有龍首20個,張口作吐水狀。頂層四角飾有蕉葉山花,極具元代建筑風格。

寶佛塔為五層方塔,高18米,雙層塔座,三層塔身,有臺無檐,全由太湖石砌成。上三層四面圴鑿龕雕佛,造型別致,氣韻古雅,尤其是第三層四周的觀音三十二應身小象,神態溫和凝重,給人以親切端莊之感,其獨特的寶篋印式造型為全國罕見。


佛像的背景為十八羅漢,每個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層石臺置石欄,石欄端刻有守護天神,獅子蓮花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