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州)絲綢小鎮位于湖州市吳興區東部新城核心位置,東至西山路,南至吳興大道,西至蜀山路,北至中興大道;距錢山漾遺址僅2公里,核心區規劃面積6.3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桑園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425畝,它是我省首批培育的37個特色小鎮之一。
湖州吳興的繭絲綢業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它是我國乃至世界絲綢文明的源頭和起點,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世界絲綢文明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其產業地位和文化價值在蠶桑絲綢界無與倫比。
春秋戰國至南北朝,湖州綾絹就已出口十多個國家,至唐朝,杭嘉湖成為江南的絲織中心。明清期間,湖州成為全國絲綢出口中心,當時有“蜀桑萬畝,吳蠶萬機”的說法。明代,湖州的“輯里絲”聞名天下。清時,湖州的“湖絲”質量為全國之冠。1851年湖州絲綢作為中國唯一產品參加倫敦首屆世界博覽會獲大獎;1929年參加全國首屆西湖博覽會獲特等獎。
絲綢,不僅僅是一塊綢,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文化。吳興絲綢奠定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輝煌,勾起了人們對華夏文明的敬仰。2000多年以前,漢人張騫在漫天黃沙中,牽著駱駝緩緩行進時,他不會想到,他帶出的不僅是絲綢,更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鼎盛的開始。自那時起,絲綢,成為了一種合作、交流、包容的符號。
絲路新起點:在傳承的延續中創新發展
輝煌的歷史,亦讓復興“世界絲綢之源”的念想在湖州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建設絲綢小鎮,不僅是為了延續湖州絲綢五千年歷史的輝煌,更重要的是要主動承擔推動絲綢業復興及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任。
絲綢是湖州獻給中國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們的世界級名片,作為“世界絲綢之源”,吳興有責任把絲綢產業做強,讓世界絲綢的注意點,集中到浙江,集中到吳興。有產業才有小鎮,絲綢小鎮一直以來都以產業為基礎,讓絲綢夢在產業中開花結果。緊緊圍繞絲綢主題,突出產業主導,融合文化與旅游,全面打造成有特色產業、旅游功能的5A景區。
目前,湖州吳興要從絲綢之府遺產工業的歷史傳承到國際絲綢名城品牌塑造,絲綢小鎮打造的是“一帶一路”中的絲路博物館,繼承傳統絲綢產業的古老藝術,創新絲綢產業的時尚和文化。將文化注入產品中,融合時尚和傳統,人們還可以體驗到活態的文化、非遺的傳承。振興傳統產業,就要將文化和產業相結合,才能達到復興。
絲綢小鎮建設將打造三中心:集國際絲綢貿易、國際絲綢設計、國際絲綢展示以及國內外絲綢品牌為一體的“國際絲綢時尚中心”;具有網上絲綢經濟資源配置主導權,整合網上絲綢推廣、產品交易功能為一體的“東方絲綢交易中心”以及以絲綢歷史文化傳承、絲綢產業文化傳播、絲綢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絲綢文化體驗中心”。
湖州小鎮規劃以產業項目為核心,以文化、休閑、旅游為延伸配套,按照“一軸、兩環、四片區”的結構進行規劃布局,“一軸”即:貫穿絲綢小鎮的西山漾中央景觀軸;“兩環”即:兩條絲綢之路(陸上、海上)組成的絲路環、小鎮主干道路組成的交通環;“四片區”即:絲綢企業運營研發區、絲綢時尚會展交易區、絲綢文化創意體驗區、絲綢休閑旅游養生區。四大片區功能相對集中,重點規劃13個產業項目,以絲綢之路“一路一帶”有機串聯,緊密相連、渾然一體。
不久的將來,全世界的絲綢學者、商人將帶著朝圣的心情,前來追尋絲綢的文化魅力,尋找產業的合作機會,大家互通有無,相互學習,共同發展,不斷為古老深邃的中華文明注入新鮮血液,更為世界文明燦爛輝煌的畫卷繪上濃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