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博物館的大氣,典雅新生。

從故宮看中國國家博物館
在天安門廣場朝東看主入口

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改建工程近日完成。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于偉大的祖國心臟—北京天安門東側,屬于1959年十大建筑之一。

GMP在競賽中戰勝其余九個對手,比如OMA,諾曼福斯特,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最終贏得了改建設計權。
改建遵循了GMP最初的概念。國家博物館原有的中間體塊刪除,植入一個帶有大屋頂的新體塊,但是并沒有破壞原有建筑風貌,同時與周圍環境和諧共處,并達到新與舊,當代與傳統的有機結合。

西入口有寬敞的入口庭院和氣派的大臺階,融入中國傳統風格的屋檐之下是修長的柱廊。進入建筑后,是一個260米長的入口大廳,這相當于面對天門的門廳,同時具有符合功能:咖啡廳,茶館,書店,紀念品商店,售票處,廁所。平面布局沿用中國傳統建筑的三段式布局。這里壯麗,卻又親切人尺度。地面材料是花崗巖,墻面則大面積運用了木材。
建筑師也在北部和南部開辟入口,以方便游客可以在這個近20萬平米的公共場所進行訪問。預計一年可以接待800—1000萬人口。這里的空間無疑是現代中式風格的。

西側的拱廊與天安門整體風格非常切合,同時屋頂的古銅色金屬板與故宮屋頂皇家之風的黃色契合。以新的時尚材料延續文脈。入口大門外安裝了青銅的雕花,這源于中國古典建筑的裝飾,靈感來自博物館里的館藏寶藏。這雕花板使得進入室內的光線非常的柔和。同時這種風格的裝飾也出現在博物館的欄桿細部中。

博物館的北翼臨近長安街,主要展覽中國近代史展品,南翼則是圖書和管理功能區域。新增建設主要是四個交錯展覽區,以及南北各一個中央大廳,可以用來進行接待,舉行宴會等功能,還有一個影院和劇場,可以適應講課,音樂會和其它多種活動。地下室庫房,停車庫,實驗室等空間。

內部將木材,石材,玻璃和諧的運用在一起,非常自然,大氣并且親切貴賓室采用了對比性強的材料。西大廳一側以及劇場使用了紅色的墻面,有助于改善空間音效。玉器館采用了一部分再生材料。

這個近20萬平方米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向人類展示了人類最古老之一的文明脈絡以及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