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有兩個地方令人神往,一個是黃山景區,另外一個就是古村落宏村。宏村的美,曾經令很多人震撼、驚嘆。這個千年古村落幽靜、祥和、白墻黛瓦,青山綠水,讓人神往。

然而,我們可能不知道,黃山附近,除了宏村,還有一大千年古鎮,它沉靜了1000多年,孕育了很多歷史名人。這個千年古村落就是安徽旌德縣的江村。

江村距離黃山東大門大約30公里的樣子,這里沒有受到太多工業文明的影響,至今依然被大山環抱,青山碧水,綠草如茵,因為深受徽文化的影響,這里隨處可見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白墻黛瓦點綴與綠色山水之中,恍如畫卷般的美景,從進村落的那一刻就向人緩緩展開。
進入江村,第一眼看到的可能就是小山上的媽祖廟了。在我的印象中,一般福建沿海一帶的人比較信封媽祖,但在安徽這個小村落看到媽祖廟,實在是有點小意外。

登上小山,那里有一個觀景臺,就這樣,整個江村盡收眼底。在鏡頭下,江村竟然是這么安靜。村莊里幾乎都住的是村民,和完全商業化的烏鎮、西塘等古鎮相比,似乎這里才真正地讓人感覺到回歸歷史古村的生活。
江村也有一個小池塘。但距離村中的居住房屋有一定的距離。很多人認為,這從視覺上來看遜色于宏村。

因為在宏村,灰墻黛瓦,點綴著大紅燈籠,水中倒影和現實美景渾然天成,更美麗一些。雖然如此,但江村的徽派建筑卻絲毫不遜于宏村。
而且相比于宏村,江村更具有歷史底蘊。

這里明清時期曾誕生了126名進士、舉人,民國時期也出了17名博士、學士。也因為如此,這個小村子被譽為皖南第一風水寶地。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孕育了這么多聞人才士的江村當時名震一時,當地人深以為傲。
可能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歷史文化傳承,江村長期以來都 文風昌盛,崇文重教,文脈延綿不息。而這些功成名就,在文壇或者政壇中贏得一席之地的文人雅士也不忘故土,讓江村孕育了獨特的文人氣質。直到今天,我們在名人的故居進修堂、茂承堂、篤修堂、黯然別墅、江冬秀故居、江澤涵故居(史稱“三堂一墅兩居”)感受到這樣的文化氛圍。

除了這些歷史名人故居,歷史上,江村曾有過8座祠堂、5座廟宇和18座牌坊,這些都成為了江村的歷史文化見證。只是到今天,由于歷史悠久,江村這剩下3座祠堂和2座牌坊,它們分別是江氏宗祠、明孝子江文昌公祠、溥公祠、父子進士坊。

然而,因為地理位置所限,江村雖然具有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但這里名氣依然不如烏鎮、西塘、宏村這樣一些歷史古鎮、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