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火車站,見證了中國的一段血淚史。

阿爾山火車站,號稱媲美瑞士的全國最美小火車站,一棟擁有80年歷史日式建筑,將日本宗教和民居相結合的東洋建筑,是阿爾山市的地標,同時也肩負著乘載使命。阿爾山火車站修建于1937年,為一幢東洋風格的日式建筑,是用磚、木材、花崗巖、鋼筋混合建造的兩層建筑物,一層外壁周圍是用花崗巖堆砌的亂插石墻,樓頂用赭色水泥涂蓋。

這座車站是日本侵略者為把白阿線延伸到中蒙邊境地帶,強化殖民統治,掠奪大興安嶺地區豐富森林資源而建筑的。它記錄了日本侵華戰爭留下的遺跡,是二戰時期日本侵略我國東三省掠奪森林資源的一個歷史見證。1996年5月28日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火車站出奇的小,候車廳大約只有20個平方。因為據說只有夏天的時候才有客流,冬天的時候門可羅雀(冬天那邊那么冷,估計雀都不羅),而且只有兩個售票窗口。

這個火車站仍在使用,阿爾山火車站常年運行到烏蘭浩特和白城兩班的火車,旺季會增設開往海拉爾、沈陽和長春的列車。

火車站有一個和阿爾山森林公園興安盟服務區內相同的火車頭,是內蒙古的文化遺址。以火車站為坐標朝北前進大約1000米就能找到了。小小的站臺承載著歷史的印記,清新的建筑風格讓人忘記了旅途的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