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很古老,古老得基本是一個空心村了,古村的人們,大都遷往的另外的地方,或者在臨近古村的另外的地方蓋了新的住處,留下一片老宅,在蒼洱的風雨中任意飄搖!
但古村的那些古老的石頭建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曾經文明和技藝的一種承載和表現吧,那些凌亂的石頭隨意而砌房舍,雖然遭受了主人的遺棄,但依然于這片曾經生生不息的土地上,記錄著這個民族的一些建筑歷史和生活文明。
古村里當然是有些老院兒的,只是因為主人久未光顧,那些老院兒大多已經坍塌或者廢棄,但老院的風骨和底蘊還在,老院的歲月風霜還濃。
這樣的,有外來的好事者,費心費力的把老院改造過來,給自己一個喜好的同時,也給外面鋼筋水泥禁錮下浮躁的靈魂一個暫時的棲身凈心之所,給我們的日子一些以往的回憶,給這片古老的被人遺棄的建筑和文明一個展示和留存。
當然,這樣的改造,也是基本遵循了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保存老院建筑風貌和建筑材料原有特質和韻味的同時,恰如其分的加入了些適合現代人生活習慣和生活理念的元素。
不管任何的舊物,或者是情懷的文化,能發揮新的社會功用和適當的經濟效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古村老院,有些燈火,是專門為你留下的人間煙火色。
人間至味是清歡,外面的世界太浮躁,偶爾的靜靜,偶爾的感受下另一種安靜的煙火色,大抵,是可以的!
古村,老院,人間古老溫暖的煙火色!
古村老院是菩提旅行打造的一個可以暫時安放浮躁的心靈的棲身之所。
古村老院有一個有些古老的名兒“菩提·古仁里”,當然,古仁里這幾個字,不是我們貫上去的,是借用的清代道光年間某個名人雅士在古村的一個匾題,我們只希望,以“菩提·古仁里”的古韻,留住那些曾經的美好的日子,留住人間至味是清歡!
古村老院的“菩提·古仁里”有三個帶獨立衛生間的客房,一個單獨的廚房和餐廳,一個簡單小巧的書房,一個禪坐的安靜空間,兩個花木扶疏、古韻流芳的小院,當然,還有一山滿院的朝霞和暮色,以及溫暖徐來的山風,和奢侈的寧靜,可以包院闔家歡愉,當然,也可以獨處安心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