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發展特色小鎮應注意“六個防止”,防止急于求成、扎堆發展、鎮名混亂、標準僵化、防止喜新厭舊、防止政府包辦。
本報記者王晶晶
在河北省,有當地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周窩,政府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周窩打造成獨具特色、藝術氣息濃厚的音樂小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益。
在河南省,坐落著航空特色小鎮,這是河南省培育新產業、生成新生產力、促進新融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舉措。作為河南省經濟升級新途徑,有專家認為,建設航空特色小鎮要充分利用河南省歷史文化和產業優勢,突出“航空”特色,引入其他先進的產業結構,通過資源整合、項目組合、功能集合,助力產業轉型發展,以此促進經濟升級轉型。
當前,包括娛樂、文化、交通、通信、教育等在內的幸福產業高速增長,而特色小鎮無疑是打造我國幸福產業的載體之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教授認為,搞好特色小鎮應該注意以下原則。一是精心布局,整體規劃。特色小鎮的布點應優先選擇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邊一小時生活圈內,接受城市二三產業的擴散、輻射和帶動。二是要突出特色、創造優勢。小城鎮建設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圍繞一個核心產業和產品,要吸引相關的產品和科研機構進入,創新技術和經營模式。三是實施城鄉一體化改革的戰略,使進入小城鎮的居民平等享受各種基本權益和公益服務,適應勞動力全國流動的需求,全面實施城市建設用地增加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四是通過財政基金引導吸引民間資金進入小城鎮建設,各種基金、債券支持特色小鎮建設,允許以農村土地的法人財產權為抵押,銀行貸款和社會資金投入小城鎮建設。


同時,還有觀點認為,只有強化用地保障,特色小鎮才能夠穩步發展。因此,政府應提高土地資源管理能力。培育發展特色小鎮應注意“六個防止”,防止急于求成、扎堆發展、鎮名混亂、標準僵化、防止喜新厭舊、防止政府包辦。
北京市房山區產業發展顧問胡柏不久前表示,特色小鎮當前很熱,會不會過熱現在判斷還為時過早,但只有保持一定的熱度才能把有效的社會資源吸收進來,應該“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大都數人認為“只開花不結果”是有害的,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做特色小鎮就是要把自身的長處發揮出來、露出自己的短板讓別人有機會參與進來,不一定要做得很全面,但要挖掘自身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同時,培育特色小鎮要把握節奏,避免平均主義和“攤大餅式”推進。應集合資源要素,重點建設示范小鎮,盡快發揮引領作用。此外,培育特色小鎮要因地制宜,應該更多把行政權限下放給特色鎮,讓其根據當地特點自主支持創業,不宜對特色小鎮提時間上的硬性要求。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區域合作與開放研究所執行所所長景朝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建議,特色小鎮所在地政府要搶抓機遇,在土地、資金和項目方面給予名鎮支持政策,推進政府、企業和小鎮的合作。在項目推進中,既要不斷開拓思路,加強與民營企業合作,用市場運作解決項目資金問題,又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完善建設規劃,在產業培育、風貌形成等方面豐富小城鎮文化特色。同時,要積極整合資金,大力宣傳,聚集人氣、匯集商氣,確保人口進得來、留得住,不斷提升小鎮建設水平。
此外,由于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政府的支持政策要突出創新和綠色發展,在政策組合上也要有完整周密的體系。而在衡量與檢驗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可行性與成長性方面,要全面細致地確立起市場效益的標準,不能只看靜態效益,要看橫向縱向比較后的動態效益,也不能只看近期效益,要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長遠效益。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