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伊犁
天,藍得誘人
樹,綠得醉人
花,開得迷人
5月,伊犁河谷的鮮花如地毯般鋪開
6月,肆意盛放的薰衣草堪比普羅旺斯
7月,昭蘇雪山下的油菜花金黃一片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在新疆伊犁州的伊寧
有一個藍色童話世界般的喀贊其
散發著濃濃的異域風情
這里藍色的墻與藍天交相輝映
白墻與黃色的墻點綴其間
在鏡頭中煞是好看
遇見了,就再難以忘記
乘坐當地人古老的馬車—哈迪克
穿行在喀贊其的路上
領略著具有歐亞風格的街巷
盡情享受著那奇妙之旅
喀贊其,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鑄鍋為業的人”,這里主要居住著十七世紀南疆遷至伊犁的維吾爾族人(也稱塔蘭其人)。
從區域范圍上來看,喀贊其也就是被人們成為“漢人街”的地方,漢人街名聲很大,可這里并無漢人。
漢人街的名稱由來,是因了歷史上的天津楊柳青人“趕大營”聚居在此而得名,現在街上都是維吾爾族人的食肆,漢人早已搬走了。
這里的建筑主要是維吾爾族風格,街巷兩側有多處保存完好的百年民居,頗具中西亞特色及“塔蘭其”傳統文化的風格。
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人熱愛藍色、粉色、白色等美麗的色彩,藍色,是他們幾百年來建造房屋的主色調,所以藍色也是這個小鎮的主色。
喀贊其有著古樸與神秘的色彩、在這個好似鄉間的古老城區,似乎一切都停留在從前的某個時候。
新疆本身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而歷史上的伊寧,更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受到外來文化很大影響,這一點在喀贊其的建筑風格上可見一斑。
這里居住的主要是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回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等少數民族,所以建筑的整體色彩上都比較明亮。
每一條街巷風情各異,臨街門樓、門窗的造型,粉刷,房屋的走向、大小、外觀,都不盡相同。
坐落在街道兩旁的百年民居,有歐洲的建筑風格,也有中亞、西亞的建筑風格,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世界建筑博物館。
這里的氣候,非常適宜水果的生長,幾乎家家戶戶的葡萄架上都接滿碩果累累的葡萄,房前屋后都種滿了果樹,非常具有浪漫氣息!
維吾爾族人能歌善舞,似乎已經變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節奏歡快。
在喀贊其民俗區就可以欣賞到他們的舞姿,維吾爾年青男女們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跳起活潑奔放的舞蹈。
就連年逾七十的老大爺,都還能頭頂一只大花瓶,單腳金雞獨立,不得不令人贊嘆。
哈迪克,古老的交通工具
因受地理環境影響,北疆不適宜毛驢繁衍,卻為天馬大展雄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各族人民可謂愛馬成癡。
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馬車作為代步工具,開始進入家家戶戶的生活,居民出行十分方便。
雖然如今更多的人會選擇汽車出行,但在喀贊其,你還可以見到這種古老的交通工具,趕馬人的馬鞭也是非常具有特色。
乘著哈迪克,穿行在喀贊其的路上,兩邊是五顏六色清新的維吾爾民居,透過敞開的大門可以看得到庭院里的涼臺和大大的葡萄架。
六星街區,是以俄羅斯族人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有一家手風琴私人博物館,非常值得一去。
亞歷山大是俄羅斯族人,他用盡一生的精力和積蓄,從世界各地收藏了不同年代不同造型的手風琴,這些堪稱是古董級樂器,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