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以及“旅游+”時代的來臨,近幾年圍繞鄉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創新概念和新理論,使鄉村旅游內容豐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緩解了鄉村旅游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問題。面對日益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如何將鄉村旅游同老年人養老結合起來,探索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所蘊含的社會意義更加重大。在此基礎上“鄉村養老旅游”開始形成,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指老年人出于健康、療養的目的而發生到異地鄉村進行旅行、暫居和游覽活動的總和。
鄉村旅游和養老旅游的概念界定較為一致,鄉村養老旅游是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是鄉村旅游與養老旅游的結合,與一般的鄉村旅游活動不同。鄉村養老旅游的主要旅游目的不是體驗鄉村的風土人情,而是出于對自身健康的考慮,選擇到更加適合于老年人養老的自然風光秀美,環境、氣候宜人的鄉村旅游地進行異地養老,在療養、養老的同時體驗鄉村的風土人情、風俗風景。
發展鄉村養老旅游產業勢在必行
(一)有利于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目前,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新變化,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同老齡人口總量相比,社會養老機構存在巨大缺口;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家庭結構的變化,年輕人贍養壓力增大,家庭養老功能將不斷弱化,社會養老模式必將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發展鄉村養老旅游,可以進一步充實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無疑可以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二)有利于滿足老年人心理及健康方面的需求
老年游客與其他游客群體不同,旅游動機大多不是求新求異,而是懷舊、求美和尋求療養健康,特別是很多老年人生于鄉村長于鄉村,對鄉村有親切感和歸屬感。國內很多鄉村旅游地生態環境良好,自然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有利于老年人健康養生,而且老年人在戶外親近大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養花、種菜等適當的體力勞動健康體魄,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比單純娛樂更有意義,發展鄉村養老旅游可以滿足老年人追求自然、安逸、健康的心理需求。
(三)有利于實現旅游扶貧,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收入
旅游活動的開展能夠增加旅游目的地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可以說,發展鄉村養老旅游是農村扶貧開發的重要渠道。國家旅游局李金早指出,未來國家旅游局將繼續推動我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發揮鄉村旅游的扶貧作用,計劃每年通過開展鄉村旅游活動帶動全國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新增就業崗位180個。
鄉村養老旅游作為一種新模式,在解決城市病的同時,也為扶貧開辟了新道路。鄉村養老旅游充分發揮了農村的獨特優勢,深入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培育壯大了農村的新產業和新業態,推動了農業與養老、旅游與休閑度假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廣大的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為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