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院誕生于雅安名山騎龍村的一棟廢舊宅基地之上。名山是毗鄰成都的著名茶鄉,當地村民世代以種茶為業,其丘陵狀地貌間處處是一年常綠的橫縱茶田。設計師同時也是民宿的合伙人特意挑選了這樣一處位于出門見山、回頭望村的地址,期望民宿可以成為鄉與野之間的一種紐帶。
白墻黑瓦,青苔色的地面上滿是深秋的落葉。三棵梧桐,一面土墻,斑駁的大門,搖曳的草燈。晨間有鳥語、午后有蟲鳴、夜晚有微風。
建筑基礎為一L造型,斜向面對茶田,由一條三十余米的小徑與村子主干道相連。設計師旨在遵從原有歷史肌理,在L型基礎上復建原有房屋作為主要客房區及餐廳。
屋內微黃的燈光讓人覺得暖暖的,很溫馨。
在院落的一角設計師放置了一組“開門見田”的客廳,與主要功能區形成45度錯動。通過加建客廳圍合出一處三合院落,并延伸至茶田邊界。
客廳,落地窗絕佳的采光設計,可推拉的窗戶設計,讓整個空間與自然相連,房間仿佛置身在茶園間,內外都滿是綠色,從窗戶看出去仿佛就像掛在墻上的一幅田間畫卷。
這里只夠容下你和最愛的家人或摯友,身邊人來人往,想要認識的人更多,能夠陪伴的人越少,但我知道,你始終有一些時光想和特定的人一起度過吧,小院不大,卻已足夠。
推開窗,我們可以一起看晨霧泛起,看茶園綠意、看落日余暉。
軟裝與配飾同樣遵循著新與舊的沖撞,帶有八十年代懷舊感的壁爐、暖壺、石磨與現代家具混合搭配。
設計師希望院落打造為生于斯但不同于斯的獨特風格:木結構托生于當地傳統民居做法,但柱不再是唯一承重體,從節約材料、增大空間的角度出發,砌塊墻體替代了部分柱的結構功能,但并不影響立面的通透效果。
材料幾乎全部采用當地原料,并大量回收了當地廢舊磚瓦,部分沿用當地做法,部分采用現代做法
小茶院里,只有三間客房,房間簡潔古樸,冬暖夏涼,雖然算不上精致,但是空調,地暖,吊扇都已具備。
鄉村的質樸和清靜自然的環境與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需求,細心的院子主人已經為你想好一切。
院子里,是可以洗去浮躁的地方,可以享受田園生活的地方,院子里隨風飄蕩的蘆葦草,茶園邊上的蕩起的秋千,檐廊下搖晃的木馬,本以為自己更喜歡城市的繁華,沒想到,這樣的院子更能打動自己的心。
院子里還有兩棵老樹,樹上有個可以用來發呆或者做瑜伽的木臺,想象一下夏天的時候,坐在樹下木臺上乘涼。
城市里的快節奏已經好久沒有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了,鄉下悠閑愜意的日子似乎都是一種奢望。如果可以到鄉下買一塊地蓋一棟我喜歡的房子,在墻壁圍上柵欄,爬滿花花草草,回歸平淡生活。我想我也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