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既是人們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歷史文化的匯聚之所,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庫,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2000余年的歷史,中國現有佛教寺院1.3萬余座,每一座寺院都是慈悲化世、弘法利生的精神陣地,而隨著佛教入世精神的倡導,寺院的功能性也在向著利樂有情延伸:傳法教育,莊嚴國土、美化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接引信徒實踐佛陀教誨,保存傳統文化,撫慰人心、穩定社會,旅游觀光勝地等功能。旨意建設人間佛教的大愿。
佛教寺廟不僅僅星羅棋布于祖國的名山大川,還有很多延展于山區鄉村,而度化無別確是佛陀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根基。誠因如此,大慈寺將陸續推介一些山區鄉村寺廟,讓大眾有機緣去了解、親近、放眼廣袤國土之間的那些精神至高地。
綿竹吉祥寺
四川省綿竹吉祥寺位于綿竹縣城西北10公里,漢旺鎮境內,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川西北白云佛山前,堪稱龍門山之門戶,與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點將臺遙相對應。吉祥寺是東漢劉莊為父皇劉開基而破土修建的我國第二座佛寺。寺內有東漢捕虜大將軍馬武的衣冠冢(大將軍墓已出土多件國家一二級文物,目前保持在四川省博物館)。
殿堂依山而上,天王殿、地藏殿、觀音殿、佛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殿宇雄立,氣勢非凡,真可謂“蕩胸真澗依風月,極目太華府乾坤。”寺內香火不斷,游人如織。藏經樓有從唐代保留至今的12部貝葉經典。其大雄寶殿的高度、長度以及占地面積等,在西南地區首屈一指。最值得一提的是觀音殿內的千年觀音神像,乃香樟木雕刻而成,已有1800年的歷史,至今仍然香氣襲人。
吉祥寺在5·12大地震中被夷為平地,2010年5月,由江蘇無錫靈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無錫祥符禪寺傾力援建的吉祥寺破土動工。兩年時間里,先后援建了天王殿、偏殿、鐘鼓樓、山門等。新落成的大雄寶殿采用漢唐建筑風格、全框架結構建設,色彩古樸,厚重大氣,氣勢恢宏。
現任住持宗成法師,畢業于閩南佛學院,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年輕法師,致力于上弘下化,荷擔如來家業,建設這座深山古寺,正法道場。
吉祥寺地理環境優越,依山傍水,常年氣溫比成都市區低5度左右,空氣清新怡人。寺院佛教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禪修、佛教開示、農禪體驗等應有盡有。是廣大佛弟子和佛教文化愛好者的學修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