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也有股民宿之風,但是這些民宿不過是給房子裝飾了點“小資”情調,再搭配上些地方元素或文化符號,但歸其根底還是原來的農家樂而已。
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和地方積極配合的民宿推進辦法和發展規劃,我不免有些擔心那曾經只是追求心靈升華的棲息地,會不會變成千篇一律的民宿格局,面對當今這樣的民宿熱,從五個主要方面來分析:
一.如今隨著城市改造和保護性開發旅游的大力開展,大量的歷史建筑被拆除,卻又出現了披著歷史建筑衣裳的新型建筑,制造了大量的仿文物。城市的“千城一面”讓國人倍感厭煩,而代表一種情懷,一種原始真實的生活方式民宿誕生,它是一種追求自由灑脫,純粹自在,心靈回歸,更貼近真實的生活方式。就是這種生活方式迎合了當下追求自我、體驗生活的民眾心態。
二.根據國家的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比較有歷史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莊已不到5000個。傳統村莊及其文化的消逝,意味著數千年以來田園風景及其人文內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險,這將是中華名族精神家園的消失。
政府違背原意的民宿規劃改造往往會被營造成一個個僅僅在外觀上不同于現代都市風格的鄉村大賣場。而在我看來民宿更應該成為一種文化、精神、靈魂宣泄的地方,更是我們一直所找尋的“烏托邦”或者叫“桃花源”。
三.慢慢形成的民宿熱逐漸成為人們的新一代的消費品味,在我看來中國最早的民宿就是曾經去過藏族,記得那時住在藏民家中,與他們同吃同住,而且價格很便宜,那時候也有人在農村改造些房屋,或許因為那時候民宿還沒有市場,所以導致了計劃流產。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大家物質生活提高,當今社會很多人骨子里就有獨立的審美觀念,追求自由的心態。
曾幾何時,朋友圈里少了許多賽酒店的,多了許多關注自然景觀,深度旅行,體驗民宿的等等一些人。而民宿的魅力正是在這時代符合體驗當地人生活方式,融入當地人生活中,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與世界交流,釋放自己的這種群消費群體。
四.民宿熱用它最人性的溫情交流滿足了現代人缺少而被渴望的需求,記得有一次我在網上訂了一間民宿,當時由于在山里迷離路,到達時候已經是凌晨幾點了,我看見老板站在村口打著手電正等著我們,我們下了車跟著老板走進院子里,房屋的燈還開起的,老板微笑著與我們交談,還很貼心的問我們要吃點什么或者有什么需要幫忙的,這種人性中最溫情,最暖心的深情,是我們在冰冷城市無法體會到的。
五.民宿熱代表著民族即將崛起。在今天中國經濟發展貌似與西方上世紀初相當。中國這么多年的努力已不缺少GDP,不缺少在甚多世界項目數量上的第一,但我們更需要的是一次文藝復興,縱觀歷史的長河,許多民族都是如此。特別是歐洲兩次的文藝復興將它帶入了世界強國,回顧我國唐、宋時期也有過文藝復興,時至今日還影響著世界。
民宿熱的背后正是種體現大眾對人文、信仰、自由、獨立的思考與追求,這才一個是表達民族的真正崛起的正確方式。從曾經只提供床鋪和早餐的民宿經營方式到如今已變得豐富多彩,例如:生態民宿、假日民宿、鄉村民宿、主題民宿……越來越多的民宿類型給了許多喜歡親近自然人們的更多選擇。但是也正是這種民宿熱必將帶來更多人更多資本以“民宿”之名進入鄉村。
又將在鄉村開始建造假古董,仿建民俗村、明清村、民國村……當民宿失去了原有的鄉村氣息,傷害了民宿文化的原真性,是否又是一種城市化商業邏輯對鄉村商業形態的干擾與侵犯?過去的“千城一面”,會不會以后我們原來還僅存鄉村氣息的農村又變為“萬村一面”形態?
因此,對歷史與現實、城市與鄉村、人文與科技的溝通、理解與融入,應該是我們未來民宿設計創新的核心。民宿必將引領新的潮流,必將是中國之崛起,民族之崛起的一次偉大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