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地產正在以一種更加貼近普通大眾生活的方式進入市場,并且在近些年來獲得了較大發展。北京北部京承高速沿線區域旅游資源豐富,是節假日北京短途旅游的目的地,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旅游度假需求人群前往置業。
特色小鎮帶動旅游地產銷售
在旅游行業整體迎來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鎮”的發展,為旅游地產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國家正在政策層面上加大對“特色小鎮”開發的整體投入。
早在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就聯合發出《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約占全國建制鎮5%。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推動一批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旅游地產,尤其是在3小時車程范圍內的特色小鎮區域,成為人們進行旅游投資的首選之地。“很多人苦惱旅游地產項目使用率不高,大多數會閑置。但在北京及其周邊的旅游度假項目,無論是自住還是出租,可利用率明顯更高一籌。”一位旅游項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也正因為如此,北京及其周邊包括天鵝湖、官廳水庫等項目一直受到北京購房人的追捧。”
在京北區域,特色小鎮的建設工作也正在開展。其中最為成熟的古北水鎮項目近年來不斷突破,已經成為京津冀地區首選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而特色小鎮周邊的旅游地產市場也因此受益。比如,在北京市場整體降溫的背景之下,位于京北司馬臺長城腳下的龍湖·長城源著項目,以其優質的旅游配套及居住條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1-4月網簽數達到543套。

旅游地產需要精神核心
不過,在旅游地產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特色小鎮及其周邊旅游地產項目存在著同質化、商業氛圍遠大于文化氛圍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就曾指出:“特色小鎮的要素之一,就是一定要有創意元素在里面。這種元素體現為人對已有東西的改造,對于未來事物的一種構想。應該思考如何去傳承當地的文化,并且和當地的景觀結合起來,甚至形成一個小鎮的精神核心。”
“在北京周邊,旅游地產類項目很多,但大都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內核。”一名分析人士指出。事實上,這種文化內核不僅可以加強旅游項目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夠自發地對周邊房地產項目產生影響,讓開發商按照旅游地產項目的文化內核來調整產品定位。比如古北水鎮旁的龍湖·長城源著項目,其即將開盤的別墅產品“燕京樓”憑借著司馬臺長城這一優勢旅游資源,主打“長城文脈”的文化內核,已經引起了市場關注。
特色小鎮的建設門檻其實比較高。不僅僅需要擁有“特色”內核,還需要開發企業,在開發過程中圍繞這一內核進行延伸,無論是特色小鎮本身,還是小鎮周邊的項目、產品,都需要緊扣著這一內核做文章,才能夠在不破壞特色小鎮文化傳承的基礎之上,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旅游度假產品。
文章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