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休閑農業規劃發展的淵源來看,休閑農業就是利用田園風光、自然資源及環境,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之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
可以說,休閑農業的基礎是農業,目的是休閑,本質是體驗。用體驗來創新休閑農業,設計和開發適當的體驗項目,更能體現休閑農業的本質特點,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休閑消費需求。
休閑農業設計體驗,技術必須科學、可行。比如,在耕作制度上,無論空間的利用還是時間的利用,都既要保證農莊生產的正常運行,又要滿足一定的休閑需要。又如,在種養品種選擇上,既要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或設施化條件,又不能帶來或造成新的病害、蟲害和生態災害,于人們身體有害的植物必須謹慎引種。再如,技術與必要的設施要配套。對于體驗尤其是農耕的設計,其全程配套技術和指定所需的設施、設備要求,必須有可應用性,并指明技術要點、技術關鍵。
休閑農業在農業生產基礎上設置體驗,通常會面臨農業的生產性和游賞性并不統一的情況。因此,在休閑農業的體驗設計中,就必須尋求生產需要與旅游需要的契合點,這樣才能實現生產與游賞價值的互補和統一。
在具體操作中,可以通過品種選擇(新、奇、特、稀、珍等品種)、技術處理(嫁接、修剪、造型等)等來實現,通過季節反差、品種反差或塑造景觀氛圍等方法加以調整、搭配,還可以通過一定的設施作襯托(如藝術支架、通道花鏡)或作為景點背景等方面形成美化的形象,從而使游客獲得悅目感。
體驗經濟經歷了一個由旁觀到參與的階段,因此在設計中可提供一定的參與性,不僅可以讓游客獲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閑的樂趣,還可以增長見識,積累經驗,達到怡情益智的效果。
在休閑農業體驗的設計中要盡可能地把生產過程中某些環節的一般性操作轉化為可參與性的操作,給游客提供盡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機會。如參與耕作、播種、采收、捕撈,或是學習修剪、嫁接、擠奶、剪毛等。當然,為保證農莊生產的正常運行,有的可單辟專區、專項提供農事參與的內容。
感覺體驗所對應的臨界體驗是第一層次。作為休閑農業企業,最起碼要滿足游客的感覺體驗,否則,游客就會感到不滿意。感覺體驗的訴求目標是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它經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發揮作用。感覺體驗是游客認識事物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游客最能有“感覺”的接受外界事物的方式。
根據感覺體驗的內容,優鮮農業認為休閑農業企業應從景點布局、基礎設施、環境保護、飲居條件等方面加以設計或改造,來滿足游客對感覺體驗的需要。
體驗是休閑農業企業提供給消費者高層次的產品,體驗化是休閑農業規劃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體驗農業不僅可以創造出新的產品,同時還創造出新的服務,帶動新興產業和產業鏈發展。對于我們的休閑農業企業來講,借鑒他山之石,大力倡導休閑農業體驗活動,必將極大推動休閑農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休閑農業體驗是通過認識和了解游客,創造有價值的游客體驗,它可以從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維、行動、關聯五個方面來設計、操作,注重了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注重開發產品和服務的心理屬性,注重整體體驗的協調性,注重設計游客接觸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