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坐落在海拔1080米的坳岱尖山坡上,曾被評為“浙江省十大最美鄉(xiāng)村”。如果說麗水松陽是最后的江南秘境,那橫坑村就是最讓人震撼的一個秘境古村。
橫坑的美并不夸張。如果把周山頭村比作藏在深閨的絕代佳人,那么,橫坑村就是一個雄壯偉岸的漢子。錯落有致的黃墻黑瓦,棱角分明的臺階巷弄,整個村莊布局呈倒三角形排列,就像一條威風凜凜的眼鏡王蛇,橫臥在竹海深處,顯得豪邁而威嚴。
橫坑,因村前有環(huán)村而過的小溪“橫坑”而得名。不像別處,每個景物都有美麗的名字。在這點上,橫坑人卻似乎顯得特色吝嗇,小溪都被喚作“坑”,山峰稱前山、后山,沒有半點修飾與夸贊。也許這就是橫坑人的性格,靜靜地駐守山鄉(xiāng)偏野,安穩(wěn)地修養(yǎng)生息著。
橫坑的美特別嫻靜。沿著狹小的石階登上一戶人家的二樓,輕輕推開虛掩著的房門,出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兩進三層的老房子。陽光直透過二層木結(jié)構(gòu)回廊,落在底層的天井上。斑駁的日影中,主人拿一根繩索,將一盤秕谷、米飯一類的食物放到了底層,剛剛還在信步的幾只小雞就會快速地沖過來,一改悠閑的姿態(tài),來回搶奪著。
橫坑的美美在壯觀。也許是地處深山的緣故,這里的石頭大都凹凸不平,有棱有角,即使歷經(jīng)幾百年的滄桑,依舊挺直著腰板,或橫臥,或直立,不帶一角的圓潤。
有些房屋就建在凸起的大石頭上,村民就勢利用,用石頭砌起幾米高的墻腳;有的房屋干脆不打泥墻立面,直接用石頭壘成外墻;有的房屋在前后屋子的逼仄中建起了左上右下的石臺階……放眼望去,石墻、石階、石巷,仿佛到處都是石頭。
近百米長的臺階從村中貫村而上,蜿蜒曲折。村民挑著一擔擔稻谷,沿階而下,更像是靈巧的雙手在琴鍵上歡快地游走,演奏出了一曲曲豐收的音樂。
踏上帶著青苔顏色略微發(fā)黑的石板,雨滴從瓦縫中墜落,在石板上濺起絲滑般透明的皇冠,沙沙的腳步聲在曲徑通幽處回響。你會感覺到,雖然人已經(jīng)走進“晴耕雨讀”的人家,可心思依然還留在葉姓祖先的族譜里……
走出橫坑,不知該真實的嘆惋與慶幸,還是該無端的炫耀和夸張橫坑的美了。如果可以,我一定再去橫坑,欣賞他那排闥而來的漢子般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