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省級貧困村,而今戶戶住別墅,小山村的華麗轉身,這就是江西上饒信州區秦峰鎮的翁山月里村,走進村莊,以為是園林小鎮或度假村,寬敞的道路,整潔的環境,特別是庭院式的樓房,各有特色,非常漂亮。來自城區的退休老人,想回這兒養老。
行走旅途,走進信州區秦峰鎮老塢的翁山月里村,雖不見高山,卻有月里的田園詩情畫意。綠樹翠竹,點綴徽派建筑,清新自然;鄉野稻田,圍繞園林建筑家園,讓人置身于鄉村畫中。
一幢幢白墻黛瓦的洋房,散落在山林田野間,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亮麗;房前屋后,樹木花果點綴,草坪綠地圍繞,園林花園般,形成游憩自然境域;與城市鋼筋水泥“森林”比較,鄉村的房屋,幸福指數超高,既沒有擁擠,又少了喧囂,悠然自得。
悠閑的老人,門口休閑石凳,聊聊天,嘮嘮嗑。他們說,原來的村莊較貧困,房屋破舊,年輕人外出打工賺錢,新農村建設把鄉村變美了,環境與城市差不得,出門也方便,生活確實不一樣。
不一樣的是鄉村色彩,讓人養眼養心。翠綠的修竹、深綠的稻田,藍藍的天,綠綠的地;這種綠藍的組合,最養眼,也最養心,讓人心靜,輕松。
輕松安逸的村莊,靜的只有鳥鳴。翁山月里村,只有98戶385村民,但年輕人在外創業,在家的老年人,也從事來料加工。村莊游人不多,安安靜靜,只有樹上的鳥兒,地里的昆蟲,在歡快歌唱。聆聽天籟之音,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快樂的鄉村。
村莊的房屋,庭院式的別墅,青灰色的圍墻,鏤空花紋結構,并不是像用磚砌成的“銅墻鐵壁”,沒有一點空隙,而是看似圍墻,卻是內外風景窗口。
圍墻內庭院,房屋風格各有不同,有的歐式,有的中式,現代與簡約,中西合并。村民才是真正的設計師,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出最美的家園。
村莊,干凈整潔,空氣清新,與印象中的“臟、亂、差”,到處是動物糞便,形成鮮明的反差;道路兩旁,定點擺放垃圾桶,有專門的保潔人員,清潔衛生。
同行的朋友說,這村莊離城市不遠,20分的車程,退休后就想到這兒養老,庭院養養花,地里種種菜,廣場跳跳舞,水庫釣釣魚,過著休閑、自在、安逸、清靜的鄉村生活。
翁山月里村,曾經是交通閉塞的貧困村,居住山包,紅石山岡,堅硬缺水。隨著村口新320國道的開通,給村民帶來出行的便捷;新農村的建沒,通往鄉村的道路,寬敞明亮,直達村民家。
有位村民說,原來出行很不方便,離國道遠;村里缺水,還跑到對面村莊,有河的地方洗衣挑水;現在路好,自來水進家門,水庫、水塘也有水,方便多了。
走進村門,都不敢相信這是鄉間公路,如高速般的路況,采用瀝青混凝土高級路面,有齊全的標志、標線、照明裝置。
公路依著村莊,穿過樹林,盤旋曲折,像一條淺色的絲帶,纏繞著園林般的村莊。漂亮的公路,如村莊的動脈,延伸外面的世界,村民沿著大道奔向富裕幸福生活。
鄉村變了模樣,居住環境的改善,如果醫療服務跟進,公共設施越來越健全,或許不久的將來,城市退休人員,鄉村是首選養老的地方;你呢,會選擇鄉村養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