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2015年7月13日,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點。
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平遙古城是中國四大歷史文化古城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是5A級景區,是一座擁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古城。
對于平遙古城當地人來說,這座古城卻具有著更加非凡的意義。古城帶給平遙人的,可不僅僅是古城的故事和近3000年沉甸甸的文化歷史,更關聯著平遙人的榮辱興衰,也見證著平遙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變遷,物質和生活的改變。
我不知道古代的平遙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對待這一片古城區的。但在上世紀80年代,平遙人卻是無比嫌棄這個既破舊又年代久遠的古城區。
上世紀80年代,那是改革開放剛剛興起的年代。改革的春風正在全國蔓延,整個中國都在建城修路,大搞建設。在老房子里居住了幾十個世紀的平遙人,雖然房子也改了又改,修了又修,但大體上卻是保持著原來的風貌,老城區街道狹窄,道路破舊,和當時的一些現代化都市相比簡直就是“不堪入目”。
況且那時候,平遙周邊的縣城都已經開始在拆建。當時山西的介休、太谷、祁縣都紛紛動工,拆了老城建設新城。這番景象,這種全國性的投建氛圍,讓平遙也蠢蠢欲動,嫌棄古城區的各種弊端。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當時的平遙政府還真的挺認真地對城區進行了完整的規劃,連圖紙都設計好了,而且說動就動。方案出來后,平遙就在古城西部的城墻被扒開一道口子,把道路兩側100余座明清建筑拆除掉,建了現代化公路。
當時很多平遙人的心態應該是:一定不能落后,一定要趕上時代的步伐,一定要盡快拆了這座住了近3000年老城的房子。
時過境遷,物轉星移,我們在回過頭來看一看當時的場景,是不是覺得那時候的人挺搞笑的?老祖宗的東西,多好呀,為什么要拆呢?是的,到現在,我們當然是這么認為的。到現在,如果再有人提出來要拆平遙古城的老房子,試一試,看會不會被全國人民的吐沫給淹死?會不會被如今的平遙人給亂棍一頓狠揍?
現在最寶貝平遙古城的,自然是平遙人自己了。不為其他,就看平遙古城一年給古城人帶來了多少收入。官方公布的數據:2017年平遙縣共接待游客1297.2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50.46億元。很多原來居住在平遙古城的原居民,基本上很多都開客棧、做餐飲店賣紀念品了,再不然,把民居祖宅租賃給其他商人,每年也能有不少的收入。
以前,平遙古城是平遙人的生息繁衍之地,到后來,古城被平遙人嫌棄,再后來,古城成為了平遙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文化資源。看看吧,時代就是這么愛捉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