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這個時代的綜合體都是社會生命體進化的結果,是一種多要素、多技術、多手段、多模式的融合通化的成果。社會生命體進化的目的,是要成為有著主觀意識,判斷思維,感情記憶以及物質載體的有機體,成為一個能與人進行深度溝通的高等生命形態。
特色小鎮要當做是一個聰明的有機體來看待,去營造,才能讓其有感染力和生命力。這個生命體首先是神志,機能,秩序,物質載體的有機統一,其次,是有自主行為和溝通方式,然后,是有獨到的人格魅力。
具體來講,神志是小鎮的靈魂,是文脈和新文化的融合;機能是功能構成,以上講到的各類技術,產業植入都屬于這一范疇;秩序是運營方式,開發模式的統一;物質載體,是形式構成,美學呈現的部分。這樣的有機體認識,就把特色小鎮從平面的功能堆積,向著立體的生命構成層面去發展了。
小鎮的人格魅力是小鎮進行品牌輸出的前提,任何一個小鎮都要以品牌輸出為目的,沒有品牌輸出,小鎮的品牌化改造就只完成了一半。只有各類品牌店,品牌產品通過小鎮的有機升級,走出去了,特色小鎮的品牌化目的能才真正得以實現。
總之,特色小鎮是目前中國小城市崛起計劃的大機遇,只有從有機生命整體的層面來考慮,設計,注入靈魂,文化,調和諸多技術,功能,統籌考慮交互運營,和美學呈現,才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人居模型,引領社會發展。各種功能的無端堆積,只會讓小鎮設計趨同,浪費大好機遇。
特色小鎮的魂是由當地的人文脈絡,現代文明的新風尚,以及當地產業的進化升級等要素共同融合的結果。其作用是提領小鎮的各種功能,元素,讓其有凝聚力,形成足夠的信息差,具備品牌傳播特性。不夠聚焦的品牌,就不具備傳播特性。
具體來講,特色小鎮的魂首先要基于對當地人文脈絡的深度梳理,包括歷史故事,人物,遺址,風俗,物產,自然環境等等,找到當地的差異基因。尋找該差異基因與現代社會訴求的契合點,加以融合。研究當地產業體系,尋找特色產業業態。特色產業未必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但一定是有著品牌化潛力的產業,是當地的特色獨有產業。
目前的小鎮設計有幾個存在的問題
一,崇古薄今。很多地方都把古建重新復原出來,做一條老街道,甚至有些地方都不是自己本土的古建風格,也一味的模仿。當然除非其模仿的古建極其精細,超越了古時候的古建水平那還是有一定的核心價值,能夠成為經典作品,否則粗制濫造的模仿和復原,不夸張的講就是歷史的逆流。
二,中外古今亂燉。這也是近幾十年我們國家所處的歷史階段所帶來的問題。眼前的資源和元素太多,我們選擇起來眼花繚亂,以至于都想拿來用。這樣大部分情況會令設計毫無美感。
三,過度形式主義。特色小鎮的形式美學與功能,文化只有和諧統一了,才能顯示出其真正的美。過度的美學形式不僅會讓人不舒服,反而有時候會拖累功能,喧賓奪主。所以,對特色小鎮的美學設計一定是建立在和諧的人文,運營,功能,關系的基礎之上的設計,不能獨立存在。
總之,美學呈現是一切形而上思想認識的最終載體,不能簡單從形式來考慮。大設計思維就是要從生命的根源上考慮問題,通化形而上下,形成有機統一體。
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其最終訴求都跟物質無關,皆在于內心的平和與幸福感。特色小鎮的發展,務必要與人文回歸,人居和諧,產城融合相結合,只有這樣,小鎮才會成為樂居的小鎮,幸福的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