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強調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的建設路子,注意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記得住鄉愁,留得住綠水青山。
強調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鄉村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要保留鄉村風貌,堅持傳承文化。強調搞新農村建設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盡快改變農村臟亂差狀況,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飽含對農村和農民的深情,不僅為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指明了方向,也為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美麗鄉村建設到達了一個歷史的最好的時期
1.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國家戰略之一。“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中央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休閑農業,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推動休閑農業的發展。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必然結果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融合體,已成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2.資本開始介入。主要是民間資本,金融資本,產業資本。
有沒有資本的參加,是美麗鄉村產業走向成熟的標志。因為資本是理性的。是要有收益的,我們沒有本事,沒有商業模式,商業是不來的。當資本來的時候說明我們這個行業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了。
農業鄉村,美麗鄉村需要資本的加入。這資本是拿來賺錢的,不是拿來消費的。政府也開始將資本的效率了。從直接補貼到加大力度產業基金支持。就是做的越好越強,給的資金就會越多。美麗鄉村需要學會運用資本的力量來創造美麗鄉村。
3.人才隊伍在擴大。純粹種地的做美麗鄉村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的加入。
我們的人才第一隊伍是新創客。新創客加入,我們的美麗鄉村事業就會更精彩。
新農民,有很多受過教育的,村里走出去的孩子回來從事自己的新農業。他們回來了,說明這個土地有力量了,生生不息了。
回鄉創業者,在大城市賺了錢,回鄉創業。這個是主力軍。
轉行跨界者,很多企業家跨行轉業。很多人原先不是這個行業的,覺得美麗鄉村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很有作為的行業。這四個大模塊人員的集聚,也是我們這個這個行業的人才的積累。
4.全國各地開展實踐,看看美麗鄉村的一些關鍵的時刻點。
北京:北京郊區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一村一品"工程,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打造“中國美麗鄉村”。
河北:積極打造"環境整潔、設施配套、田園風光、舒適宜居"的美麗鄉村,啟動"環京津旅游帶"工程。
浙江:制定了《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以湖州安吉縣為例,將其打造成“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成為第三張國家級名片。
河南:開展舒適宜居"新型農村社區"工程。
安徽: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美好鄉村。
廣東:增城、花都、從化等市縣也開始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興業富民生活美。
海南:以推進"美麗鄉村"工程為抓手,加快推進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