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大院體現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位于千年古鎮楊柳青中心,京杭大運河流經天津的南運河岸邊。原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原籍山東,祖輩漕運發家后在清乾隆年間定居楊柳青。石家于清道光三年(1823),析產為四大門,分別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錫堂、尊美堂。各門均建有一所頗具規模的建筑。現石家大院即為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華北第一宅”之稱,從中足可領略傳統民居建筑之精妙。
楊柳青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40年的歷史,其建筑結構獨特,磚木石雕精美。石家是當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現石家大院即為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華北第一宅”之稱,從中足可領略傳統民居建筑之精妙。
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舊宅,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900多平方米。整個大院,60米長的大甬道的兩側共有四合套式12個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從寢室、客廳、花廳、戲樓、佛堂到馬廄,無論是通體格局、建筑風格、還是藝術裝飾,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遺存和當時的民俗民風。
石家大院內的石府戲樓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民宅戲樓。在西青區楊柳青鎮,建于清光緒年間,原是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四子石元士的宅第。堂院坐北朝南,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東院是三套四合院,為長輩及各房子孫居所;西院建客廳、戲樓和佛堂,是會客、娛樂、祭祀之所。大院建筑用料考究,作工精細,磚雕木刻形式多樣,常用“福壽雙全”、“歲寒三友”、“蓮荷”、“萬福”、“連珠”等喜慶吉祥圖案。北京人要領略大院文化,不必大老遠跑到山西去,在天津西郊楊柳青鎮,就有一座規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大院——石家大院。從北京驅車向東,不過一個小時的車程。
隨著年代的變遷,樹大招風,時至民國后期,早先以“尊美堂”為首的四大門分成了大小近20個小堂。后世子弟中,雖有勤勉上進,刻意經營的,但大多是紈绔子弟,吃喝玩樂,寄生度日。“尊美堂”的主持石元仕不僅注重家產的積累,更善于擴大勢力,結交權貴,他的夫人就是當時兩廣總督張之洞的侄女。他還先后被李鴻章和慈禧接見過。有四品官銜。民國以后到新中國成立,石家游手好閑之輩竟有盜竊祖墓變賣揮霍之事,最終結束了石家二百年的興發史。
尊美堂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民宅。無論從規模還是從設計;無論是精密還是宏大,完全可以和山西的“喬家”,“王家”媲美。這一具有典型北方四合院就是以建筑的精美而聞名于世。它那垂花迎門是宮廷傳統結構中的絕學,顯示著其豪華高貴。它那三道垂花門的門樓都是精雕細刻,門柱石鼓上的“八駿圖”和“丹鳳朝陽“由兩位巧石匠干了一年,耗銀500兩。
石家大院的長廊回廊大約有800米,它的故事聽也聽不完。要是來到了楊柳青的石家大院,不僅會聽到和看到石家的興衰,要是趕巧在街上興許還能碰上石家的后代,聽聽他們口中有關石家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