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的名人雅士,對水,無不都有著近乎偏執的喜愛。擇水而居則象征著一種尊貴的生活。
在居住美學中,水景也被賦予著極高的精神內涵。
水濱結廬,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追崇的理想生活,美麗的水景上晨起朝陽,暮落霞光,給生活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古人,將水的清澈透明與人的養性聯系在一起,成了傳統文化中最絕妙的一曲,無色無形,川流不息。
安靜的人,想在水邊有個院子,遇一人白首,擇一人終老。一輩子,安穩而幸福。
這一生,總會有那么一個人,牽你的手,將愛融入生命,傾一世溫柔,與你一起待霜染白發,陪你看細水長流。
豪情的人,喜歡“坐看河邊云卷云舒,運籌帷幄天地間”。臨河而居,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居住狀態,推窗眺望河水悠悠,靜看人世紛擾塵囂,快哉!
面朝河水春暖花開,觀江河上千舸萬帆,進享繁華,退享自然。
在風水學中,依水而居,上風上水,是為吉祥之地。細究起來,水與水,卻又有著很大的不同。
“曲水有情,直水無情”,古人認為曲水是天賜之物,是罕見的美景。蜿蜒流轉的河流,似乎也被造物者賦予了生命,向古人訴說自己數百年的積累。
執拗的古人,認為河流面對建筑向內彎曲,是一個吉象,如同人類對水的依賴,河流,此時像慈愛的母親,環抱住宅。風水學里,這種位置,叫做“玉帶環腰”。
臨水而居,擇水而憩,自古就是人類親近自然的本性。祖先們一聲對水的遠古呼喚,從彼時的山洞里,傳到今天。
如今塵世浮華,人享之物,千篇一律。如同鋼鐵叢林里的住宅樓,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們似乎也逐漸妥協了自己的美學追求。
古人樂水而居,擇靜而住,為求大環境的安寧。
而嘗遍工業化生產出的乏味的今人,最想要的恐怕是那獨有,而又似臨水而居的內心安寧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