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避寒冷加霧霾,如今,不少老人紛紛“南遷”廣西、海南、云南等熱帶地區過冬。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隨著氣候變化“南遷”“北漂”,冬去南、夏到北、東看海、西觀光,在不斷的“遷徙”中尋覓適宜自己的“安樂地”,“候鳥式養老”漸成新寵……
醫養結合打造“候鳥式養老
”模式
“每天按時3頓飯、24小時有人照看、平時休閑娛樂也不少,住在這里兒女們放心我開心!”5月3日,83歲的額爾登高娃老人向記者講述著她在鄂托克前旗阿吉泰健康旅游養生園半年多的開心生活。
據介紹,去年6月鄂爾多斯市被確定為國家第一批醫養結合試點市以來,在全市遴選了15個醫養結合試點,鄂托克前旗阿吉泰健康旅游養生園是其中之一。
目前,鄂爾多斯市多措并舉推進國家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已有4個“民建民營”的養老機構和兩個“公建民營”的養老院通過引進或內設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服務;已有4個機構實現了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無縫對接;已建成7處社區居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醫療養老服務。借助得天獨厚的氣候、生態、人文特點,與海南、西安、天津等地聯合建設“南北養生養老產業聯盟”,建立醫療、旅游、養老、養生為一體的候鳥式養老模式,已接待外地老人19500人次。

“候鳥式養老”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顧名思義,“候鳥式養老”就是離開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像候鳥一樣,冬天去溫暖舒適的南方過冬,夏天到清涼宜人的北方避暑,以旅居游覽為特色的養老方式,又稱異地養老。相比傳統養老機構,候鳥式養老模式滿足了老人寓養于醫、寓養于樂、寓養于游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在異地醫保實現一卡通的大背景下,候鳥式養老模式前景看好。在這一點上,鄂爾多斯推出的候鳥式養老模式具有創新意義,值得期待。
要看到,隨著我國老齡化、空巢化加劇的趨勢,老年健康問題給現行養老和醫療體系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創新養老模式,建立新的“醫+養+游”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不失為一個養老服務的新舉措。當然,也要看到,就候鳥式養老模式而言,收入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此而言,還應打通檔次不同、差別各異的候鳥式養老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務于老年人的分時多點度假網絡,以滿足不同收入群體的醫養游結合養老需求,進而讓老年生活更有品質。
據統計,全國各地每年到海南三亞過冬的老年人超過40萬。海南博鰲寶蓮城一名物業人員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里的住戶有七成是候鳥族,他們的居住周期大約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警惕“候鳥式養老”掘金陷阱
“候鳥族”的日益壯大,促進了不少南方城市旅游休閑和養老經濟的發展;然而,一些不良商家盯上了“候鳥族”,設下“陷阱”誆騙老人。老年人普遍有孤獨、渴望關心、不想給小輩添麻煩等心理特點,有時就會被不法分子利用。
家住西安北郊的李大叔,幾年前和老伴也成為“候鳥老人族”中的一員,老兩口前兩年冬天常在海南度過,并時不時在朋友圈里曬風景、曬美食,向大家“顯擺”,可今年冬天卻沒“南遷”,問起原因,他向記者講了自己“候鳥”貓冬時不愉快的經歷。去年冬天,和老伴在海口貓冬的李大叔,瞞著子女參加了當地一個“候鳥式養老”項目,這個項目被稱為“養身養老新模式,為天下子女分憂”。李大叔支付近10萬元后卻發現,自己被忽悠得不輕。這家海口養老院所謂的“時權居住證”,并非預付的床位費,而只是“資格憑證”,相當于看病前的掛號費。要入住養老院,還要另外繳納伙食費、護理費等。“這不等于我之前交的近10萬元都打水漂了?”李大叔十分氣憤地說。從海南回來后,他就和其他老人一起抱團維權。“所幸經多次奔波、多方協調、請律師訴訟,前幾日我們拿到了退款。這樣折騰下來,人已經累得精疲力盡,所以今年再沒興趣南遷,就在西安過冬吧!”李大叔嘆息著說。
“候鳥式養老”、“消費養老”等新興養老模式,在一些不法分子操作下“偷換概念”,演變成了忽悠老人的伎倆。李大叔的律師張富俊提醒,老年人在大額消費前最好咨詢親友,以免財產受損。

“候鳥式養老”應因人而異
像候鳥一樣跟隨氣候進行遷徙的生活方式雖然舒適、時尚,但卻并非人人都適合,還需要根據自身條件和身體狀況來決定。“想做候鳥族,老人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北京市健宮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東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候鳥式養老更適合身體健康、適應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強的老年人。從醫學角度分析,長期生活在北方的老年人,身體早已適應四季分明的氣候環境,若故意躲避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可能打亂生物鐘,反而對健康不利。
中醫學認為,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季,變化規律可歸納為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在這樣的氣候變遷下,人體會產生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的變化。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文章門醫院主治醫師儲余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選擇候鳥式養老的人往往會讓身體一直處于“夏”的狀態,不僅越過了生、長、收的階段,也沒有冬藏的過程,其體內的“陽氣”無法存儲。此外,不少老年人在南方過冬時,因氣候炎熱而大量出汗,致使“陽氣外泄”,出現心慌、氣短、乏力等癥狀,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此外,南方溫暖的氣候雖然比較適合患有氣管炎、哮喘病的人,但卻不適合患有痛風、風濕等疾病的人久居,因為海邊空氣潮濕,會加重他們的病情。此外,受醫保限制,老年人在非常住地的就醫也是一大難題。
除此之外,一些候鳥族還會在心理上產生孤獨感。一位老年人告訴記者,候鳥式生活雖然可以追隨舒適的氣候,但生活圈子也隨之縮小,以至于在外地偶爾遇到一個口音相近的人都覺著很親切。專家表示,許多候鳥族因無法排解孤獨感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加重病情。
醫生建議,老年人在選擇候鳥式養老方式時須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若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最好不要在南方過冬。此外,老年人出行之前應做全面體檢,根據醫生建議來決定是否前往,年齡偏大的老年人應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且須備足常用藥品。
文章來源:正北方網(稿源:綜合《北方新報》、《西安日報》、《中國消費者報》)